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5月1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香芬芳引客来

陈敏

  少儿阅览室一隅

  自从去年2月北仑图书馆开馆以来,退休在家的刘老先生就多了个好去处,每天早饭后,他都会和老伴一起前往北仑图书馆,找本书,静静地呆上半天。

  “走,逛图书馆去!”像刘老先生一样,越来越多的北仑人开始爱上了逛图书馆。

  校地“联姻”,北仑崛起文化新地标

  投资2.6亿元,占地面积44亩,规划馆藏图书200万册,刊物2000多种,设置阅览座位3000席,计算机配置500台,还配备有中外文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音像视听室……这就是北仑区政府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联手建立的北仑区文化新地标———北仑图书馆。

  在北仑人眼里,北仑图书馆是北仑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设施服务最好、文献资源最全的图书馆。但可能少有人知道,这座崭新的图书馆,突破了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开创了高校、公共图书馆“联姻”的管理新模式。

  一边是读者对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一边是图书馆的文献购置经费有限。如何解决这对矛盾?欧美发达国家早就开始探索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并已相当普及。这几年,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也开始尝试这种模式。在这一背景下,2009年,北仑区人民政府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决定共建一座现代化信息化、“统分结合”的北仑图书馆,建成后,使北仑70万市民和近万名师生共同享用图书馆资源。

  2014年2月,新图书馆投入使用。图书馆“一体两馆”,北仑区公共馆和宁职院高校馆合二为一,两馆公共部分设备设施如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展厅等实行统一管理,合作使用。同时,两馆在资源建设中体现出差异性,公共馆主要以普及性读物为主,宁职院馆则以专业类图书为主,互为补充。

  宁职院副书记齐小萍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一新模式,使图书馆的各类资源既可服务于高校教学,又可服务于市民;既可缓解高校图书馆建设资金的难题,又可节省建设地方性图书馆的费用。

一年200多次活动,7.6万人次参与

4月24日,宁波美术馆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合作签约授牌仪式在北仑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按协议,美术馆将每年2至4次推荐国内外艺术家到北仑图书馆举行作品展及专题讲座。这意味着,学校师生和北仑市民从此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高端艺术作品。

惠民送书、图书交换、知识竞猜、经典诵读、读书征文、小朋友讲故事比赛、公益讲座、展览、未成年人读书节、读者沙龙……自去年2月开馆至今年3月17日,北仑图书馆举办各类活动200多次,参与活动人数7.6万人次。

“九峰讲坛”是其中一个品牌活动。为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拓展更多的文化空间,图书馆陆续举办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术讲座、科普讲座;举办书画展、科技展览等。同时,北仑图书馆还特别邀请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著名学者、专家等来“九峰讲坛”开展高端学术讲座、科普讲座、数据资源使用技巧讲座以及其他专题讲座。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北仑图书馆学院馆副馆长戚音说,图书馆已不仅仅局限于文献资源服务,而是开始延伸到文化艺术交流领域,今后,图书馆将更多地举办音乐会、读者沙龙、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搭建一个北仑文化艺术爱好者学习、分享、交流的平台。

“联姻”一年,读者增长三倍多

时值周末,公共馆的环型大厅内人头攒动,服务台前围着一圈前来办理借书证的市民,在每台自助借书设备前,都有三四位市民捧着一大叠书籍,耐心地排队等候办理借还手续。

在一楼的少儿借阅室,显得些许热闹,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来看书、借书,小朋友围坐在圆桌边,翻阅着图书,有家长在一旁指点着什么,也有孩子在书架间奔跑穿梭着,寻找着自己喜欢的图书。少儿借阅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天要整理几千本归还的图书,工作量是以前的好几倍。

大众借阅室和二楼的报刊阅览室就安静很多,读者三三两两在书架和报架前浏览,但是摆放在书架两边的阅读桌,几乎每一张都坐满了看书、学习的市民。

被采访的市民均觉得新图书馆和老馆相比,条件改善了,书籍报刊的数量增多了,电子借阅设施很方便。

在学院馆的自习室里是另一番景象,很多埋头于书海的人久久不变姿势,而他们的面前往往是小山般的复习资料。“自从去年自习室开放以来,每周我都会过来三四次。”做着详细笔记的钱先生说道。

据统计,2014年到馆人次共有79万,图书借还册数为131.3万,同比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北仑图书馆还主动“走出去”,在全区建立图书流动站、区农家书屋,并逐步在企业设立情报站。目前,北仑图书馆已共建图书流动站51家,各乡镇图书馆分馆9家、农家书屋205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