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版开设的“作文课堂”栏目,将针对性地刊发有关作文学习指导内容,如果你在作文教学或者作文学习方面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请发给我们,以飨读者。来稿请加本报编辑QQ1906074598发送。本栏联系电话:13777112288。 之前,已经对动态人物描写的“要素”应用作了讲解,本讲重点就要素的具体应用做举例讲解。必须清楚,动态人物写作是指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物的表现状态,也就是在事件发展中和具体的场面或者环境中,人物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心理状态及感受和感觉。只要故事一旦发生,人物的这些表现形式不受作者控制,而是由故事的具体情节、环境及场面来决定。 要写好动态人物写作,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关键,单靠作者的经历或者体验是没法完成的,因此,看似简单的小文章,要让故事写得合情、合理、合规,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经过简单的活动或者体验就能把作文写作技巧掌握的。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特殊的场面、环境或者事件中,人物都会有一定特殊的表现,在写作时,要抓住这一点,进行合理的想象加工。动态人物写作时要素的应用,在第四讲中已经做了详细讲解,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素的应用,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人物的描写。 但是在实际写作中,很多同学只是停留在自己的口头讲述上,很少有同学做到让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者其他人物来说话和表现自己。人物只是一个作者手中的一颗棋子。因此,文章枯燥无味,总觉得缺少吸引人的情节。下面就举个例子,希望大家能够从具体的例子中体会动态人物描写“要素”的应用。 小学段作文从写作对象分,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写人、写事、写景、状物,每一类作文写作的重点是完全不同的,在具体写作时,要根据情况具体进行分析确定。 例如:《贴鼻子》 说明:这是一个常见的写活动(游戏)作文,从以上类别分是写事作文。要写好这个作文,首先对这一活动要做个总体的定位,是写有趣、有意义还是记忆深刻、难忘等,只有确定好这一写作方向,才可以针对性地安排故事情节,选在合适的人物形象。对于写事作文而言,选择典型人物是写好事件的关键。 有同学在写到游戏开始的一个镜头时,这样写:只见陈老师被同学们推得一圈又一圈地转,同学们刚一松手,看见陈老师像喝醉了酒似地东倒西歪…… 分析:这只是小作者的口头转述,是透过小作者的眼睛看到的,没有将当时的真实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也就是说,活动现场的环境气氛、场面和人物都没有能细致地描写出来,读者眼前没法形成一个清晰的画面。 那么,怎样写好这一场景,就得弄清楚这么几个小问题:1、是哪几个同学推?怎么推?2、为什么会有同学来推呢?是陈老师要求的还是有人提议的?3、是怎么转圈的?推的前后,陈老师的动作、表情或者语言?4、同学们为什么推了一会不推了呢?是陈老师的反应才让同学们不推的还是有同学说不要推了呢?5、同学们松开手之后,陈老师的具体动作?6、在这一过程中,现场有何反应?环境气氛、场面都如何呢?7、如果给这个游戏活动增加个主持人,描写又会有何变化呢?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这一过程的描写: 作者:包家骏,五年级 主持人刚宣布让陈老师做个示范,陈老师就被小明和小红“请”上了讲台。这俩小机灵鬼做事可手脚麻利了。小明解下红领结,蒙住了陈老师的眼睛。同学们大声喊:“拉紧点,不然能看见。”小明咬着牙,使劲地拉了拉。疼得陈老师直喊:“松点,松点”。在小明蒙眼时,小红并没闲着,他举着手在陈老师眼前晃悠。见陈老师没反应,他俩使了个眼色,推着陈老师转起圈来。刚开始,陈老师步伐稳健,可没几圈,脚下好像泼了油似地打起滑来。真像喝醉了就似地,身子也不由得晃起来。见陈老师这样,教室里爆发出来一阵哄堂大笑。 作者:许馨尹,六年级 游戏开始了,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说话声、尖叫声、鼓掌声此起彼伏。主持人提高嗓门喊:“首先,请陈老师给我们做个示范。”现场出现了片刻的宁静,大家都想看陈老师被转晕的囧样。陈老师听到叫他,刚举起手摇摆着想推辞,没想到同学们齐声高喊:“陈老师,来一个!陈老师,来一个!”一看这阵势,陈老师半推半就地走上了讲台。主持人迅速将陈老师的眼睛用布蒙上。“谁来推......”,主持人话音刚落,坐在前几排的同学已迫不及待地冲上了讲台。你推一下,我推一下,陈老师在原地转起圈来。一圈,两圈......陈老师开始摇晃起来,“停!”主持人一声令下,同学们都缩回了手。就在这瞬间,陈老师“哎呀”一声斜着倒向了讲台,幸亏手扶住了讲台,不然就摔倒了。陈老师叉开腿,稳了稳身子,向前摸索着走,晕乎乎的样子,不是撞到讲台就是撞到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