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小学段作文而言,训练最多的就是写人、写事作文。无论写人作文,还是写事作文,都必须学会事件的巧妙处理,记叙文事件处理的基本要求:起因要设有悬念、引人入胜;经过要跌宕起伏、冲突不断;结尾要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除了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之外,还需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同学们要明确,作文基本要素的使用要能信手拈来,也就是说对于时间、地点、人物(动态人物写作: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场面描写、环境气氛描写这些要素要随时使用,这也是文章写作的基本工具。另外,要明确,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有写作目的的,也就是说都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不能就事而写事。不管哪类作文,主题思想都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成长类、社会认知类、教育话题类、关注自然类。在这些主题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对事件进行加工处理。
对于事件的处理,就要从文章的基本要素上下手,改变基本要素,使得事件发生变化。当然,这种改变不是无章可循,一定要符合事件处理合情、合理、合规的要求。下面,就举例来说明:
《难忘的生日》
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假如过生日的人是妈妈,那么作为我们儿女们或者爸爸总希望给妈妈过个记忆深刻、难忘、有意义的生日,如果给妈妈买个生日礼物,或者到饭店里去一家人过,都显得很平常,没有新意。但如果从人物或者在事件发生过程中能出现点特殊状况,那就会使得事件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是说,要在常规事件中出现反常规的情节。
比如:妈妈生日这天,父女俩事先已经筹划好了,既不买礼物,也不请妈妈到饭店吃。在妈妈下班回家前,父女俩已经做好了一桌好菜,妈妈下班一进家门,看到这一桌子的好菜心里肯定很高兴,以为是父女俩给她过生日准备。没成想,父女俩只字不提生日的事情,而且在吃饭过程中,父女俩故意岔开话题,如爸爸说“女儿,多吃点,今天考这么好,爸爸为你高兴”,这样会在妈妈心里形成这么一个影响,原来做这么一桌子好菜,不是为她过生日,而是在犒劳女儿啊,让妈妈心情由高兴跌倒低谷。吃完饭,和平常一样,父女俩各回屋子,看电视、看书。相信此时,妈妈洗碗的时候,心里都流泪了,这父女俩不但没说一句生日的祝福,而且把她的生日忘得一干二净了。此时,妈妈的心情肯定是相当复杂。故事的发展就要巧妙出来,就在妈妈收拾完厨房,刚解围裙的这一时刻,就听见门铃响了,妈妈刚一打开门,门外几个小姑娘抱着蛋糕,齐声说:“阿姨生日快乐!”与此同时,父女俩也唱着生日歌走出屋子,此时的妈妈肯定会泪流满面。其泪水的滋味不言而喻了。这样的事件处理,会使得这样一个生日变得难忘,特殊。故事情节自然波澜壮阔,可读性也自然强。
很显然,上面这篇文章事件的处理,不仅增加了人物,而且很好的把握了人物出场的事件,同时也对人物的语言做了精心的安排,说什么,什么时候说,都有严格的要求。使得主人公的内心有喜到悲再到喜。
对于有些文章,事件的处理就相对比较简单,只要变换其中的个别要素就可以了。生活中可写得事件很多,从早到晚,就可以选择很多事件来写。在具体写作时,就要对事件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不能流水账似的一是一,二是二地原盘端出。
《餐桌上的故事》
这也是一篇写事的作文,事件中各元素的处理不同,就会体现出不同的主题思想。如:简单处理时间,选择在中秋节写,或者大年三十写,加上人物的不同,讨论话题的不同,吃的东西的不同,完全可以体验团圆、幸福、和谐、节约等主题思想。再如:餐桌地点的不同,就可以体现出环保或者关注自然,关注动植物等主题思想。当让,这篇文章还可以写成爱心故事。比如曾经有这样一副漫画作文“妈妈爱吃鱼头”,相信大家应该记得,这也是餐桌上发生的故事,由于对漫画中所吃的东西采用了不变的处理(反常规),使得这个事件变得特殊化了,也更好地反应了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
生活中可写的事件很多,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灵活运用作文要素,对事件做适当处理,文章才会写得生动、具体,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