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寅 文/摄 日湖公园里开辟了一片“黄金沙滩亲水区”供人们嬉水游乐,为确保安全,分隔亲水区与深水区的塑料网现在已被改为钢管围栏。但是,这道加固的隔离栏仍挡不住一些人进入深水区游泳,翻越行为屡禁不止。 昨天,家住日湖花园的姚女士很担忧这个问题,她给本报来电,希望前去日湖公园游泳的人重视安全问题,尤其是孩子们不要在危险水域里游玩,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就此,记者实地进行了调查。 有孩子爬上隔离栏,跃入深水区 昨天下午2点多,烈日当头,记者来到位于江北的日湖公园,只见“黄金沙滩亲水区”人头攒动。 亲水区与深水区之间有一道高出水面1米多的安全隔离栏,是用光滑的钢管竖排搭建的,不易攀爬翻越,隔离栏上还挂着10多块醒目的“严禁翻越”的警示牌。 但让记者感到揪心的是,面对这样的警示、这样的隔离,还是有许多“胆大”的人执意闯入禁区。记者看到,有人从亲水区这边爬上隔离栏,然后翻越进入深水区游泳。记者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在游泳的不下30人,其中不少是未成年的孩子。有几个孩子还玩酷,把隔离栏当做了跳水台,站在隔离栏的钢管上,纵身跃向深水区。深水区里的游泳者有的还在比拼水下憋气功夫,看谁在水下憋气时间长。 在日湖湖面上开小艇巡逻的城管队员看到这样的场景,立即将小艇开过去,劝说孩子们不要跳水,并劝说在深水区的游泳者都返回亲水区。可这样的劝说起不了多大作用,一些自认为水性好的游泳者继续留在深水区,还有一些游泳者返回亲水区没一会儿就又翻过隔离栏回到深水区。 外地孩子游泳,少见家长陪同 记者注意到,这些成群在一起游泳的孩子,很少有家长陪伴。记者问了一些孩子,他们大多是外地来的,有贵州的、江西的、湖南的。 几个年龄在十三四岁的外地孩子告诉记者,放假了,父母刚从老家把他们接来宁波。他们原以为父母可以带他们去游乐场、动物园、海洋世界玩,可父母上班很忙,没时间陪他们,他们只好找住在一起的同龄孩子一起玩。因为家就在日湖附近,所以大家就一起来日湖游泳了。 没有父母陪伴,独自玩水,怕不怕出事?孩子们的回答让记者吃惊。“不怕!我们说好了,不会游泳的只能在浅水区,会游泳的才可以到深水区游。”其中一个孩子骄傲地说,“叔叔,我今天学会游泳了,可以游好几米远了。” 在亲水区,记者采访了一个带孩子游泳的家长。他说,他们一家来自安徽,租住在日湖附近,天气炎热,家里又没有空调,所以就带孩子来日湖玩耍纳凉,“没想到,下午2点多,有这么多人在游泳!” 他说,他不敢让孩子随老乡孩子一起来玩耍,怕他们翻越安全隔离栏到深水区去游泳。“没有大人照看,一下水就玩疯了。”他表示,听说往年都有游泳者在日湖溺水的事情。 公园监管已加强,游泳者须自律 日湖公园明文规定,未成年人玩水必须要有监护人陪同。可实际情况是,在公园里游泳的绝大多数没人陪。 日湖公园值班工作人员黄强告诉记者,现在在公园里游泳的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这些孩子更容易忽视安全,“游泳安全已是公园管理部门现阶段最重视也是最头痛的问题。” 黄强说,为了保障安全,“黄金沙滩亲水区”原来设置了一道塑料网进行隔离。但后来因不断遭到破坏,管理部门就拆了塑料网,改用钢管围栏来隔离。现在,游泳者要从水下直接钻过去是行不通了。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游泳者冒险翻越隔离栏进入深水区。 “天气越来越热,前去日湖游泳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已开始专门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巡逻,用高音喇叭提醒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去。还有水上巡逻艇来回进行检查,及时劝阻进入危险区的游泳者。”黄强觉得,白天管理压力小一些,最怕的是晚上。 “管理人员值班结束时间是晚上11点,但往往晚上11点以后仍有人游泳。而晚上能见度差,极易发生危险。这么多人在游泳,谁突然消失了,根本无法察觉。”黄强表示,“杜绝发生险情,游泳者定要自律。” 相关阅读 日湖公园“黄金沙滩亲水区”并不是免费游泳场,它的真正功能是让市民有一个亲水、嬉水的场所,特别是满足一些家长带孩子在沙滩上玩耍的需求。 亲水区防护隔离栏内的嬉水区域,水深不到1米,玩水还是比较安全的。而隔离栏外是个深水区,最深处达20多米。 日湖的湖底是经过人工修整的,许多地方深浅不一,有的地方是突然深起来的,水温和浅水区相差很大,水情复杂,极易发生事故。历年来溺水事故都发生在深水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