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海英 7月1日开始,我市无偿献血执行新规,献血者年龄从原来的55周岁延长至60周岁。55周岁以上的热心人士又可以献血了。献血人群的扩大,是否意味着献血量会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市血源紧张的现状?血液质量会不会因此下降? 尚无55周岁以上的人献血 今年58周岁的慕国民大伯家住江北,是全国第一批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共献了6万多毫升的血液。2年前,56周岁的他因为年龄原因,只好停止献血。上周五,他听说献血者年龄放宽,马上打电话给市中心血站求证,并约好7月1日当天去献血。“我身体一直很好,完全可以多献几年血。”慕大伯显得十分兴奋和开心。 7月1日一早,慕大伯就坐公交车到达市二百旁的献血车。遗憾的是,当时因为血压有点偏高,他最终没能献成。“我回去控制好血压后,再来献血。”他说。 7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记者昨日从市中心血站了解到,新规实行2天,除了慕大伯外,目前还没有55周岁以上的人来献血。 献血人群扩大献血量能否增加 据市人口计生部门统计,我市户籍人口中,56周岁至60周岁的约有50万人。也就是说,7月1日后,我市可以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扩大了50万人。献血人群的扩大是否意味着献血量的增加? 记者从市中心血站了解到,今年以来,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中,年龄为55周岁的,共有30人,今年他们共献了8400毫升的血量。如不实行新规,这30人都将会在明年停止献血的爱心举动。“这些献血者都是经常来献血的,年龄放宽后,他们中绝大部分都会继续献血,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市血源紧张局面。”市中心血站血源科主任张娟银说。 至于其他人会不会来献血,张娟银说,这个比较难说。“愿意献的,年轻时就来献血了,不大可能会挨到老了再来献血。”她猜测,因为家人需要用血而来献血的,可能会相对较多。“因为政策刚实施,多数人不知道,可能要等一两年后,这新政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血液质量不会受影响 延长了年龄段,血液质量会不会下降?市献血办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否定,“不少国家或地区规定的献血者年龄都是18-65周岁,有的甚至不设上限。”例如,英国17-60周岁、加拿大18-65周岁、瑞士18-60周岁,美国大于17岁都可以献血。 据了解,修订前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已实施10年。“献血55周岁的上限,将很多有条件献血的人拦在门外。”张娟银说,不过,不是所有55-60岁的人都可以去献,“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这是前提,也是对献血者、用血者双方的负责。 张娟银说,对献血者的体检标准都是一样的,55周岁以上人群相对来说,身体不如年轻人,譬如,不少人会有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压。在献血前体检时,医生会仔细询问献血者的病史,最近一次的体检情况。三高人群则会马上委拒献血。在血样初筛时,如发现血液有异常,也不会采血。 相关链接 献血量新增300毫升一档 献血间隔时间也有变化 除了延长献血者年龄外,7月1日开始,全血单次献血量的标准和献血间隔也发生了变化。按照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原来全血献血者每次可献400毫升或200毫升,新国标中新增了献300毫升这一项。即每次可献血400毫升,或者300毫升,或者200毫升。 新国标还规定,全血献血间隔仍为不少于6个月;而机采血小板时间间隔从以往的不少于4周,变为不少于2周,每年不大于24次,如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单采血小板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献血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时间变为不少于3个月。 新国标对女性献血者的健康要求更高了。譬如,血红蛋白测定方面,女性要≥115g/L才可以献血,而以前是≥110g/L就可以了。此外,对高危人群献血有了新约束。根据规定,高危献血者故意献血,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