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滕华 通讯员 江浩波 周洁) 我市今年内将新建首批100家“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昨天下午,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有关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和管理的暂行办法近期即将发布施行。 根据市总工会联合市科技局起草的该暂行办法,宁波市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以我市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骨干,一般应具备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有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经常性开展群众性创新实践活动,是一线技术工人立足岗位创新创造的实践平台。 “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以倡导一线技术工人立足岗位创新创造为核心,依托技术技能人才,组织开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推广一项科技成果、学习一门新技术、改造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纪录’五个一活动和‘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小发明、小改造’五小竞赛等。”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我市许多企事业单位有效发挥劳模、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将职工群众吸引和动员到各项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素质提升工程上来,以“小发明”、“小创新”、“小课题”促进转型发展,掀起了职工创业创新的热潮。2011年,全市6600余家单位、30多万名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1.2万项,先进操作法135项,产生经济效益4.8亿元;10800家单位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8.5万条,其中被采纳3.2万多条,产生经济效益5.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