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天刚拂晓,当许多市民还吹着空调沉浸在睡梦中时,位于鄞州区钟公庙街道长丰村的宁波方兴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内早已灯火通明。为了保障当天市区的猪肉供应,生猪宰杀车间里的近50位工作人员已顶着高温工作了整整一宿。 记者 朱一丹 车间温度普高近10摄氏度 昨天凌晨4点多,记者走进宰杀车间时,外面的气温只有26摄氏度左右,但车间里的温度已接近35摄氏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闷热的气浪中还夹杂着腥味,通风机运转的巨大噪声使人面对面讲话还不得不扯着嗓子喊。 “即使通风机全打开,工人不停洒水,车间里的温度还是比外面要普遍高近10摄氏度。遇到无风天气时,车间里既闷热又不通风,就像在蒸笼里一样。”方兴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鹏俊告诉记者,在宰杀过程中,为了让猪的毛孔扩张以便脱毛,还需要将放完血的生猪放入超过60摄氏度热水池中浸泡。“在这样的高温下工作,不少工人连工作服都脱去了。” 生猪全靠工人徒手推动 记者在车间里走了一圈看到,诺大的车间被分成两个区域,一片负责生猪宰杀,一片负责内脏清理。“整个车间现在一共有46名工人在工作,包括近20名负责内脏清理的工人,其中大部分是女工。”车间主任黄国平称。 在宰杀区域,记者看到上百头已经被放血脱毛的生猪挂在带钩上,通过流水线被工人推送到下一个环节。“屠宰场已经投入使用近12年了,里面不少设备、流程都只是半自动化,像在传送环节,生猪全是靠工人用手推动的。” 记者看到,工人们用双手全力去推才能推动150多公斤的生猪在铁链上滑动,有时 候悬挂在带钩上的生猪晃荡不好控制,工人们还需要用手头的铁钩一边把生猪钩住,一边用肚子顶着铁钩用力往前推,“每天从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6点,工人们要顶着高温推动数百头100公斤以上的生猪,这样的体能消耗一般人难以承受。” 小伙日日过着“美国时间” 在宰杀车间,3个年轻小伙满头大汗,身上的白大褂也沾满了星星点点的猪血和污水。傅经理告诉记者,他们主要负责对猪肉进行检验检疫工作。生猪在被开膛掏空内脏后,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方能敲章盖印、开劈、过磅、运送出场。 冯超齐是一名检验员,主要对生猪胴体的皮肤、毛色等进行品质检验和鉴定;陈炜和同事负责猪肉的检疫,通过对猪肉的目测、摸检,判断猪肉是否带有疫病、寄生虫病等,一旦遇到可疑猪肉,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显微镜检测,“我们已经在屠宰场工作五六年了,每周工作5天,每天都是白天睡觉,到晚上10点起床上班,就好像过着美国时间。” 相关新闻 上月我市猪肉批发量创去年10月以来新低 炎炎夏日,市民吃猪肉数量相应减少,上个月我市猪肉批发量更是创下自去年10月份以来新低。 记者昨天从市贸易局提供的每月菜篮子商品销量和批发价格动态统计数据了解到,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市猪肉行情一路震荡下滑。上个月,我市7家中心屠宰场共销售猪肉101882头,创下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月度销量最低(今年2月份数据除外)。上个月猪肉批发价格为19.54元/公斤,比去年9月份猪肉28.22元/公斤的高价位下滑逾三成。 “到了夏天,气温升高,吃猪肉的市民相应减少,而且学校放假后食堂猪肉需求量也大减,因此造成猪肉销量减少。”傅鹏俊告诉记者,猪肉销量减少也带动生猪屠宰量小幅度下降。 作为全市最大的生猪屠宰场,方兴屠宰场平时一天生猪宰杀量在1200多头,最近下降到1000头-1100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