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锥”之地 大约十年前就竖立在广州桥底为防范流浪汉滞留露宿的水泥锥,近日经网民微博曝光后,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水泥锥拦住了谁?水泥锥刺伤了谁?水泥锥由谁来负责?人们在追踪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在追问:我们管理城市,是否需要类似水泥锥的“冷暴力”?评论认为,一个人性化、开放包容的城市是应该善待、妥善安置流浪汉等群体的,这考验着政府职能部门的胸怀与智慧。 削足适履 一边是堪称“最贵铁皮”的上海车牌“高烧”不退,一边是广州突然加入汽车限购行列。私车牌照,正成为大城市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 日益凸显的“堵城效应”,似乎在“倒逼”政府加速出台“限令”。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说,一些城市习惯于研究“拥堵收费”“限购令”“尾号限行”等限制性政策来治堵,但首先应弄清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单纯“限制”,只能让交通瘫痪来得晚一点,无法实质性改变。 本组漫画新华社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