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参加高考的梦想即将成真。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在河南高校调研时透露,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制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异地高考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将适时发布。由此,束缚中国考生多年的“须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一政策将有望得以转变。 异地高考方案 已获国务院同意 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公开表示,异地高考改革方案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还爽快地表示方案公布时间“用不了十个月”。随后,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又表示该方案将于年内出台。 目前,我国有2.53亿农民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迁进城或在流入地出生,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有1260.9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有936.74万人。 此外,各地教育水平、高校录取指标差异,也不可忽视。就连杜玉波也坦言:“这个问题很复杂,十几个省分省出题,且课本也不一样。” 杜玉波说,最近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意见国务院已同意,将适时发布。 全国统一方案 为各地留有空间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袁振国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即使全国统一方案出台,各地仍有权限制定结合当地实情的方案。 据杜玉波透露,此意见将会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具体方案。 这就使得不同地区的不同定位、发展,将产生不同的方案,“一刀切”将得以有效避免。一名参与《意见》制定的学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通过的《意见》将在全国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给予地方一定的自由空间,即因地制宜。 比如在对父母的要求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可获得异地高考资格的学生的父母在当地的纳税年限等不宜全国统一,各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比如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比较集中,可适当将年限提高。 关注点 “缓冲期”有多久?各省方案多选择2014年前试行 可以发现,即使地方政府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当即执行者也极为罕见。而2014年则是较多省份所选择的期限,比如山东、福建,广东也称将于2014年前试行。 此次国家制定的《意见》亦不例外。“不可能马上开始实施,毕竟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一位参与制定方案的教育系统内部人士透露,《意见》设有缓冲期,但其期限不会超过地方。 对于多地已经公布的路线图,储朝晖表示,地方的改革方案应该服从于全国。因为全国制定异地高考方案是一个统一规划,中央提出几点政策和改革方案,分配至各个地方政府,政府再自行执行。 纵观已出台方案的地方,可以发现,外来人口较多和高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仍为少数。“人多的地方困难大,肯定需要综合考虑,结合社会福利等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袁振国表示。 如何避免“高考移民”?将设置流入地连续就学年限 即使现行高考要求返回原籍考试,仍不可避免出现部分人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的现象,即俗称的“高考移民”。 而今户籍约束放开,是否会引发更严重的“高考移民潮”? 据杜玉波透露,方案将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这一项。 另据一位教育系统内部人士透露,该方案必将包括对父母的要求,包括工作时间等。 综合《南方都市报》、《法制晚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