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6%,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再度破八。但基建投资增速的转正以及整体投资增速的回升,正在发出经济见底的信号。
对经济前景不必过度悲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从2009年四季度起,我国经济整体回落了11个季度,是近年来最长的回落周期之一。
从短期看,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上半年国内投资增速达到20.4%,环比加快了0.3个百分点。基建投资由一季度的下降2.1%转为增长4.4%,表明政府主导的逆周期投资正在发挥作用。
巴曙松判断,今年下半年有望看到宏观经济走出“一季度环比见底、二季度同比见底、三四季度温和回暖”的大致格局。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随着宽松政策的持续,预计三季度GDP同比会回升到7.8%,对于经济前景不必过度悲观。
不过多纠结于8%,目前速度仍是较好速度
“如果不过多纠结于8%,而是客观理性看待经济形势的话,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强调,上半年7.8%、二季度7.6%的增速都在年初7.5%的预期目标之上,我国经济主要指标仍运行在适度较快增长区间。他强调,7%—8%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来讲,仍是比较好的速度。盛来运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适度平稳增长,“我们应该很有信心实现全年的预定经济增长目标。”
“7.6%的增速并不低。环顾世界,欧美经济增速不到2%,新兴国家增速也在6%左右。”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对7.6%的经济增速,要反对两种态度:一种是反应过度、过于悲观;另一种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刘树成指出。
可以排除“硬着陆”的可能性
虽然二季度经济增速“破八”,但一些新动向值得注意。二季度,我国经济的环比增速为1.8%,比一季度回升了0.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的月度核心指标工业增速,五六月份趋于稳定;投资增速从前五月的20.1%反弹到上半年的20.4%。
盛来运分析说,我国经济出现了缓中趋稳的趋势。
多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可以排除“硬着陆”可能性。预计中国经济将在下半年企稳,可能略有回升。
消费仍是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2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虽然消费增速略显疲态,但在“三驾马车”中表现平稳,无需过度担心。随着刺激政策的陆续到位、显效,预计消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将排名第一。
鉴于商品住宅的销售增速预期已经触底回升,家电类又是政策的主要支持对象,预计下半年政策所直接拉动的家电类消费有望达到1000亿元。
不能对通胀掉以轻心,不必过度担忧通缩
“当前我国物价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是对后期物价走势不能过分掉以轻心、过分乐观。”盛来运说。
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增长3.3%,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6月份CPI上涨2.2%,比上一个月回落0.8个百分点。
盛来运说,二季度我国CPI涨幅的继续回落,主要与食品价格的明显回落有关。近期随着天气转暖,蔬菜、水果大量上市,食品价格回落比较明显。此外,CPI的回落还与经济增速回落以及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低、输入性通胀压力得到缓解有关。
后期CPI走势方面,盛来运说,由于翘尾因素继续减弱、市场供求关系不会发生大的逆转,CPI同比涨幅未来可能延续目前持续走低的趋势。
他说,因为催生这一轮物价上涨的一些因素并未根本消除,要防止流动性过于宽松对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影响。
盛来运说,近期可以继续关注物价走势,但没有必要过度担忧通缩风险。
房地产调控不能放松
“房地产调控不能放松。”盛来运昨日称。
前6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9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0%,降幅比一季度缩小3.6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增长12.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23314亿元,同比下降5.2%,降幅比一季度缩小9.4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增长24.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5%。盛来运表示,总体上来说,房地产价格上半年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有降的态势,投机性需求得到了明显遏制,房地产的投资虽有明显的回落,但还是一个比较适中的速度。
本报综合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