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一丹
通讯员 刘沛沛/文
王勇/摄
“上半年我市消费市场发展较为平稳,但增幅明显收窄,主要消费支点走弱。受外需不足、内需不振影响,短期难现消费新热点。”市贸易局昨日发布《宁波上半年消费市场运行分析》。据分析,下半年宁波消费市场或有所回暖,但难有大的起色,要完成全年社零总额增长14%、商品销售额增长15%的目标仍有较大难度。
上半年增速趋缓,下半年刺激政策将带来利好
批发、餐饮业成稳增长主力
消费市场增速趋缓
乡村增速快过城镇
上半年,我市限上商品销售总额3658.5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排名全省第4位;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9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排名全省第3位。
然而,与近年来的高速增长相比,上半年消费市场增速明显放缓。限上批发零售商品销售额增幅明显收窄,由1—2月份的20.5%不断下滑至6月份的3.7%。
从销售单位所在地来看,上半年,限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54.7亿元,同比增长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1亿元,增长20.3%,虽然乡村增幅明显高于城镇,但乡村总量小,贡献率不高,拉动能力有限。
从各县(市)区的情况看,l—6月份限上社零增长最快的是宁海,增幅24%;增速最慢的是海曙,增幅为8.9%,多个县(市)区发展起伏大,4—6月份均有县(市)区出现负增长。
服装鞋帽类销售成消费亮点
批发餐饮成主力
从消费结构看,作为近年来拉动我市消费增长的主力,汽车消费在2009年和2010年同比分别增长30.9%和28.3%,但从去年开始,我市汽车消费逐渐降温,2011年同比增长14.0%,已低于社零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汽车销售继续走低,上半年限上汽车销售212.2亿元,同比增长9.5%,4月份更是首次出现多年未见的负增长。
此外,上半年我市家电消费也大幅下滑,同比下降14.1%。
据分析,目前家电、汽车消费已经进入透支回补期。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提前透支了大量潜在消费需求,这些政策到期退出后,相关消费进入提前透支回补期,这也是导致上半年我市汽车消费增长失速、家电消费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成品油和服装类消费是为数不多的消费增长亮点。上半年成品油和服装鞋帽类销售同比增长20.4%和32.4%,对限上社零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16.9%和7.3%。
从商贸业态来看,批发业和餐饮业表现突出,零售业和住宿业较为低迷。
l—6月,限上批发业零售额为39.3亿元,增幅为34.7%,拉动社零1.2个百分点。限上餐饮实现营业额26.3亿元,同比增长17.2%,高出社零增幅3.2个百分点。
占比最大的零售业表现平平,1—6月限上零售业零售额490.7亿元,同比增长11.8%。住宿业最为低迷,1—6月的增幅只有4.9%。
流通企业困难加剧
破难可从成因着手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我市商贸流通企业经营困难加剧。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重点监测的2334家批发零售企业中有1101家亏损,重点监测的436家住宿餐饮企业有230家亏损。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造成成本提升,销售价格下滑,财务支出大幅提升;二是融资成本、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也挤压了企业利润;三是市场低迷,销售额下滑影响效益。
市场企稳有待时日
短期内难现新热点
对于下半年消费市场走势,《分析》认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据国家近几个月的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且经济下滑程度已经明显超出预期。受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消费者更加捂紧手中“钱袋子”,用于珠宝、化妆品、服饰、家电等非生活必需品上的消费将大为减少。
从经济的普遍规律看,消费市场的发展节奏滞后于整体经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尚未明朗,消费市场企稳回升更有待时日。
此外,尽管当前汽车促销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我市汽车保有量基数较大,用车、停车环境不容乐观以及即将开通的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发展,汽车销售要恢复高速增长很难。因此宁波消费结构依赖汽车的格局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消费新热点短期难现。
不过,虽然经济形势总体上不容乐观,但是通胀压力的减小,有利于消费增长,居民购买欲或许会有所增强。此外,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将为市场注入活力,如目前国家已出台补贴额度达265亿元的“节能惠民工程”。
同时,即将召开的全国流通工作会议还将出台包括减税、降低物流费用等一系列刺激政策。如果这些措施能够出台并得到落实,将为消费市场带来利好。
注:限上批发业(包括外贸企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2000万元以上(包括2000万元),同时年末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零售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500万元以上,同时年末从业人员在60人以上。
限上社零走势
限上商品销售额
批发业和餐饮业上半年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