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魏薇
近来,网上一条微博引发网友关注,转发评论量过万。
“大部分塑料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数字,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塑料标志。快来看看你平时喝水的杯子有没有毒?”事关家庭塑料制品的安全问题,很多网友转发,但也有不少网友也提出质疑,谁能给出一个权威解释?
这些图标很多人忽视了
该微博内容大致为:塑料瓶底部三角形内数字,1号PET:耐热至65℃,耐冷至-20℃;2号HDPE:建议不要循环使用;3号PVC:最好不要购买;4号LDPE:耐热性不强;5号PP:微波炉餐盒、保鲜盒,耐高温120℃;6号PS: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7号PC其它类:水壶、水杯、奶瓶。
后来,很多家微博都转发了同样内容,包括带V的不少官方媒体。
有网友表示,那些很常见的饮料瓶、喝水杯、饭盒,平时只是顾着用了,还真没把它们翻过来好好研究过。还有网友说,平时会循环利用塑料瓶,认为很环保。不过,也有网友提到,塑料毕竟不是万能的,还是用玻璃和瓷器更安全。
更有网友的回答很雷人,一下子暴露了这方面知识的匮乏,网友“后代姓朱”说,他以为下面写多少数字,表示可以循环利用几年。
网友和塑料制品耗上了
这一条帖子,引发网友大搜索,很多人在人人和豆瓣网等社交网站上,分享塑料制品的很多信息。
“01号”喝完就丢,常用于盛装矿泉水、碳酸饮料等。“这种材料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
“02号”不建议作盛水用具。此类常用于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容器,可耐110℃高温,标明食品用的塑料袋可用来盛装食品。
“03号”常见于雨衣、塑料膜,绝对不能受热。
“04号”多用于保鲜膜、塑料膜等,但超过110℃会出现热熔现象,所以在微波炉加热食品时,最好把保鲜膜去掉。
“05号”是唯一能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的材质,可耐130℃高温,小心清洁可反复使用。
“06号”是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材质,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
“07”小心用,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理论上,制作PC的过程中,有毒双酚A被百分之百地转化成塑料结构,但没有厂家能够保证双酚A已被完全转化。
此外,还有人分享,说国外媒体报道了一个女孩连续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喝水,结果患上癌症;还有人说塑料奶瓶制品的“双酚A知识”一次次上新闻,究竟如何,很多人还是闹不明白。
记住这些有用的符号
那么这样表述是不是准确?记者就这些问题咨询了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专家王博士解释说,我国对塑料制品的标志标识专门有一部标准进行规范,标志标识主要由图形符号、代号、功能性说明、补充说明等几部分组成。
带箭头的三角图形,代表了可回收再利用的意思,并且表示该产品并非使用回收料生产。
“中间的数字,代表了塑料类型代号,也就是塑料的‘身份证’”。网友提到的1号—7号的塑料制品是平时最常用到的,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性状表述也基本正确,只不过图示若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则不太规范。
不过,记住这些符号很有用。
王博士说,选购塑料制品时要多留几个心眼:首先是应该有标志;其次是要根据用途,选用对应的塑料制品;最后,标有3号及PVC标识的最好不要与食品接触。
他建议说,作为食品容器,一定要选用“带三角图案,并注明食品用”字样的制品。若用于微波炉加热的,除了要“带三角图案,并注明食品用”等标识外,还应标注有“微波炉适用”等字样。
“有些微波炉容器的盒体是微波炉适用的‘05号’塑料,但盒盖有可能是‘06号’或者‘01号’,这时就不能把盖子和盒体一起加热”。
标有3号及PVC标识的塑料产品最好不要与食品接触,同时,塑料制品上写有图例中“OTHER”标识的,也不要与食品接触,“制造者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类型塑料,危害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