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当奥巴马同意我“作为亚洲的一员”向他提问时,我说:“我的问题非常简单,刚才您说到了“解读’一词。我知道美国总统这份工作的难度之一就在于,您制定的决定和政策往往会被外界以各种方式解读,有的解读与您的初衷或您自己的理解大相径庭。比如,在美国国内,您的一些做法被部分商界人士认为是违反商业规律的;国际方面,正如刚才提到的(量化宽松政策),您代表的美国官方机构的有些做法被人们认为是在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为美国自身利益服务。您如何面对这些解读?” 奥巴马的回答我认为非常精彩,他说:“在像这样精彩的记者会上,我希望大家能提供一个让我表达真实想法的机会。你刚才说得很对,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连接的世界里,我所说的每一句话,我的政府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或者是我的任何一个助手做的事情,会被解释成一种或另一种的版本,在美国,我们这个叫‘演绎’,并且这个‘演绎’周期以每天24小时、每周7天持续进行着。我认为在这种环境下,有时候更具挑战的是,你要确保你的信息,你的行为在向外传播的时候有一个始终如一的基调。 你知道吗,我认为如果我和我的行为自始至终地保持一致,我和我的目标始终保持如一的话,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希望人们能看到我的一个总的、全面的轨道,然后他们就能对我们想完成的事业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比如说,在经济方面,我和一些美国经济团体和商业领袖在金融监管和医保法案之间确实有一些纷争,但同时,我也多次强调,这趟G20之行我也在说,如果不能使美国商界获得成功,那我们就没有成功。我说我会尽我所能地提升美国经济的增长力,使它变得更加昌盛,并且在国内也好,海外也好,销售出更多我们美国的产品。事实上,现在美国经济正在增长,贸易也在扩大,股票市场也在上扬,我觉得这些都能表示我是说到做到的,希望在我任期结束的时候,经济能恢复。到那时也许你会说,你知道吗,其实这个家伙对企业界还是很好的,即使在这条路上的某些地方,可是会让人沮丧。” 此后很久,每当我自己也被人“演绎”,便会想起奥巴马的这段回答,他的话道出了所有被“演绎”的地球人的心声。 令人欣慰的是,在2011年的G20戛纳峰会上,我看到很多年轻的中国“80后”媒体人,争先恐后地举手,用流利的英语和法语提问。目睹此情此景,不禁遥想自己当年,在西方媒体的主场上,不得不单枪匹马杀出重围。现在有了这些弟弟妹妹向前冲,我倍感轻松。毛泽东有一句诗:“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此刻我便巴不得是诗中那个“她”,谁不想怡然自得笑看云卷云舒呢。亚洲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和舆论影响力,会因新一代优秀的媒体人的努力而继续提升。有一天,当媒体圈人才辈出,不再需要我这匹老马,我就可以踏踏实实转行去做金融了(开个玩笑)。 2009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我第二次见到小布什,一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耐人寻味的美国总统。 他其实很平民,喜欢Informol,“非正式”。他的风格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亲切、可爱、简单、真诚。这种亲切比克林顿们显得更加真实,不像典型的西方政治家为了拉选票而刻意表现出来的“亲民”。他的西装皱皱巴巴,毫不讲究。走进酒店,就嘻嘻哈哈地向服务员招手逗乐子。遇到主动向他打招呼的中国人,也会兴致勃勃地聊上几句。论坛期间,他没有安排公共演讲,基本上足不出户。保镖规模十分可观,共有12个。这是美国的国家规定:凡在位期间发起过战争的总统,卸任后都要多雇几个保镖。 有人说他是农民,因为他在德克萨斯买下一片广阔的农场,并且十分热衷于耕作打理。其实他很贵族,含着金钥匙出生。身为总统之子,生活养尊处优,耶鲁本科,哈佛MBA……也正因如此,他对一切繁文缛节都不感冒。我向他讨教的任何严肃问题,他都用主谓不全的口语来回答,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敷衍,更没有西方精英们那种标志性的优越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