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时政要闻

第A2版
时政要闻

第A3版
时政要闻
 
标题导航
宁波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7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洞穴奇案》中的法律求索

 

  我一度以为《洞穴奇案》一书并不适合我这样法学研究领域以外的读者阅读,不过因为书中涉及的这一经典案例的特殊魅力,我还是买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事后我庆幸自己的选择。此书明显使得它的阅读者在对事件考虑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某种不可思议的进步,它对思维方式的启发也无疑超越了一个经典案例本身的意义。

  现实至今还没有给出一个能引发如此激烈思辩的案例,而美国著名法学家富勒却在1949年的《哈佛法律评论》中提出了,确切地说:这个案例是被假设、虚构出来的。这是一桩不可思议的犯罪,使用了确实有效保存大多数人生命的方式。案件陈述是这样的:在4299年春末夏初的纽卡斯国。该国洞穴探险者协会的维特莫尔等五位成员一起进入位于联邦中央高原的石灰岩洞探险。一系列剧烈的山崩让巨大的岩石挡住了石灰岩洞的唯一出口。营救工作的展开非常困难。洞穴内五位探险者所带的食物有限,他们五人很可能会在出口被打通前就活活饿死。在被困的第20天,营救人员通过探险者随身携带的一个无线设备,告之他们至少还需要10天才能获救。为了生存,一个叫人惊骇的“自救”方案产生了:维特莫尔提出通过抓阄来决定吃掉五个人中的任何一人,以维持另四个人的体力。四位生还者本不同意如此残酷的提议,但后来还是在绝境面前答应了。可提议者本人却开始反悔。抓阄的结果把矛头指向了维特莫尔这个始作俑者———事实上,他后来的确是被同伴吃掉了。尔后,四位获救者被指控为谋杀维特莫尔。法官判定谋杀罪名成立,判处绞刑。于是,四位被告又向纽卡斯国最高法院提出了上诉。

  这是一个法律、道德、人情等诸种因素复杂缠绕和交错的特殊案例。在书中,作者萨伯先叙述了美国法学家富勒那五种在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法律解释判词,把读者带向了法律哲学历史中的幽微玄妙之处。然后,萨伯本人又颇有兴致地延续了这虚拟公案游戏。他为另外九位大法官代笔,发表各自不一的审判意见。在书中,有法官根据“任何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人都须被判处死”的条文坚持法律形式主义。有法官认为身处洞穴困境的探险者当时处于社会契约论所说的“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五人的生死协定就构成了他们的“社会契约”,为生存而剥夺他人的生命成为可能。这位法官强调了法律的合理目的。也有法官认为法院有义务忠实适用制定法,只根据法律的平实含义来操作,不能参考任何个人意愿或正义观念。要去除所谓的怜悯、同情。但不同的意见很快出现:“政府是一种人类事务……统治者理解民众的感情和观念就会带来仁政。”经调查,大约9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宽恕被告或只给予象征性的处罚,也就是所谓的“法庭应该考虑民情”。而最无奈的是:有法官退出对该案件的审判,理由为,在营救剩余4位探险者的过程中,有10名营救人员牺牲。该法官既不能接受杀人不偿命的结果,又无法对“以10名英雄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4个探险者处以极刑。是的,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所以即便法学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仍然不可能无视情感因素而做到某种决绝的“无情”。

  整本书看下来,不难发现里面那些分歧和针锋相对的观点几乎都可以转化为自然法学与实证法学的争论。当然又不仅仅如此简单。《洞穴奇案》貌似迷宫,你可以穿梭在法学思想深厚绵延的路径中锻炼自己思考的能力。也许一般读者很容易和我一样,即便是一次次阅读着,还是会意识到自己的立场一直处在摇摆不定中。刚下决心支持其中一方的观点,不久却又被另一位持不同意见的法官那高明深刻的解释给拉了过去。所以独立判断迟迟难以形成。这桩同类相食案因为涉及了绝境、契约、公众同情、政治因素、紧急避险抗辩及赦免等诸多因素而如绚烂的万花筒般纷繁复杂,它打破了我们一般普罗大众心目中法律大多只关乎正义、是非等事实因素的惯常印象。“洞穴奇案”研究的是公正、公道,而它最难的地方也就是总无法叫人觉得达到了真正的公正、公道,所以不同的审判观点一再打成平手,谁也无法胜出分毫。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公道自在人心”,读《洞穴奇案》,可以看看自己对此案有怎样的衡量之外,也许我们还会有一种自发的感慨:对公正的求索之路从来就没有平坦过,它需要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每一个普通人的思考。

  (《洞穴奇案》一书由三联书店出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伙伴:
   第A1版:时政要闻
   第A2版:时政要闻
   第A3版:时政要闻
   第A4版:周刊
   第A5版:周刊
   第A6版:周刊
   第A7版:周刊
   第A8版:周刊
   第A9版:周刊
   第A10版:周刊
   第A11版:周刊
   第A12版:周刊
   第A13版:周刊
   第A14版:周刊
   第A15版:周刊
   第A16版:周刊
   第A17版:周刊
   第A18版:周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书市扫描
《洞穴奇案》中的法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