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时政要闻

第A2版
时政要闻

第A3版
时政要闻
 
标题导航
宁波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7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虚实之间 57
芮成钢

  爸爸头一次跳伞是20岁。那时他在美国海军服役,参加二次世界大战。有一天,他驾驶的轰炸机在太平洋上空执行任务时被日本海军击落,被迫跳伞逃生,后来被美军潜艇救起。62年后,我却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田纳西州的“猫王”纪念馆一同高歌,那首歌十分经典,叫做《想你,要你,爱你》……

  “幽默+深刻”,永远是成功英语演讲的不二法门。台下听众已经笑成一团。而小布什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此日本,非彼日本,自由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从昨天的法西斯政权到今天的民主开放,从敌人变成朋友,日本就是例证。

  作为一个需要雇12个保镖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真诚的笑容和个人魅力背后,亦有伊拉克战争的生灵涂炭,Katrina飓风新奥尔良灾情处理,还有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以支持率来算,小布什在第二个任期内可能是美国历史上受本国民众欢迎程度最低的总统之一。

  他的确作过一些不受欢迎的决定,比如发起伊拉克战争,几十万人因此付出了生命。“对于世界,他们只是一个大兵,对于母亲,他们却是整个世界。”今天很多人认为,攻打伊拉克是错的。美国国内的主流观点则是:萨达姆十恶不赦,罪该万死,但小布什在执行层面上犯了错误。

  而政治人物的功过是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衡量。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场战争,萨达姆是否会给世界带来另一场灾难,导致更多生命灰飞烟灭。同一事件,放在不同的时间标尺之下,会得出截然不同的评判。今天是错的,或许10年后变成对的。50年后是错的,100年后又成对的。假如30年后中东地区真的太平了,伊战也许会被作为一场积极的战争看待。

  很多人认为,美国攻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我认为不完全是这样。作出打仗的决定对于任何一个最高领导人,都要付出极高的政治成本,老布什当年发起了一场海湾战争,结果反倒没能成功连任。所以没有哪个政治家会轻易为了物质利益而发起战争。假如仅仅是想获得石油,完全可以和某个具体的独裁者、官员或其家属达成某种私下交易,何必要打仗呢?不仅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也同样如此。

  我所了解的小布什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甚至用“虔诚”都不足以形容他的热烈程度,简直有种替天行道的热情,特别相信民主能够改变一切。他认为中东世界战事不断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彻底民主,所以决心建立一个样板,像病毒扩散或多米诺连锁效应一样传播民主制度。这个样板就是伊拉克。伊拉克成为目标有两个原因:第一,萨达姆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坏蛋”;第二,伊拉克经济稳固,和美国心目中的“西方式民主”距离最近。他认为只要速战速决,将萨达姆拿下,伊拉克便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头换面,体现出民主观念。至少,战前他是这样考虑的。

  记得一次我夜访白宫,晚上9点多,被告知布什总统已经就寝。现在想想,如果没有宗教信仰的支撑,世界上这么多生命因他而消逝,怎么能睡得着?

  那天,我特意在袖口别了一枚精致的淡蓝色袖扣,这是2006年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参观时获赠的礼物———正面的总统鹰徽图案是不变的,但每位总统会选择一种属于自己的蓝色作为徽章的颜色,以示区别。袖扣背面刻着布什总统的亲笔签名。演讲完毕,他立刻走下台来与大家握手,我是第一个和他握手的中国人。我向他展示那枚有着特殊意义的袖扣,他十分开心,又和我谈了很久。

  我首先向他请教的,就是不久前在伦敦G20峰会请教奥巴马却没有得到确切回答的那个问题:“你认为当前中美关系的关键词是什么?”他想了想告诉我,可能是“合作(Cooperative)”。不可否认,小布什在位期间,中美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或许这与老布什在背后担任他的顾问有关。

  而后又谈到战略互信问题以及经济问题。关于金融风暴,他有一句精辟的描述:“华尔街喝醉了酒,让全世界跟着头疼。”他还预言博鳌论坛会逐渐挑战达沃斯论坛。“全世界55%的GDP产生于太平洋地区,全球经济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伙伴:
   第A1版:时政要闻
   第A2版:时政要闻
   第A3版:时政要闻
   第A4版:周刊
   第A5版:周刊
   第A6版:周刊
   第A7版:周刊
   第A8版:周刊
   第A9版:周刊
   第A10版:周刊
   第A11版:周刊
   第A12版:周刊
   第A13版:周刊
   第A14版:周刊
   第A15版:周刊
   第A16版:周刊
   第A17版:周刊
   第A18版:周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我不是何小君
仿佛一位老人的人生史
虚实之间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