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有逾60万乙肝病原携带者
乙肝人群的
来自市肝健康俱乐部的报道
大部分人的婚姻生活是乐观的
如果你有心,一定会发现,在网上就医问诊的各类栏目中,乙肝人群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发帖求助者。事实上,在生活中,他们也在寻求“肝胆相照”的、有着共同经历的圈子。日前,带着种种好奇,记者探访了宁波乙肝人群的“家”———市肝健康俱乐部。
320名会员基本都是本地人
“俱乐部刚成立的时候,会员只有100多人,这几年已经大大增加了,现在有320人左右。”今年75岁的江智华是市肝健康俱乐部的秘书长,亲眼见证了俱乐部的成长。
他向记者介绍说,2006年8月15日,俱乐部经宁波市民政局、宁波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成立。多家医院参与了发起共建,是一家旨在为肝病患者和市民大众提供肝健康服务的公益性机构。现有的320名会员里,基本都是宁波本地人。“但会员不全是肝炎患者或携带者,也有不少是家属。”
江智华拿出已有些发黄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这么些年俱乐部的“大事记”。他觉得最骄傲的当属举行了28场科普讲座。“基本是每季度一次,作为一家民间组织,已是很不错的纪录了。”而更叫他感动的是,每次搞肝病讲座,来的会员都不少,“一般都有100多人,多的时候还会达到两三百人”。
慢慢地,来得多的会员越来越熟,渐渐成为了朋友。“知道有什么新的药或治疗方法,经常会互通情报。”会员里有几位积极分子是私营业主,遇到俱乐部搞讲座活动,还会主动捐一些钱“帮衬帮衬”。江智华说,会员里的老板还真不少。
会员大部分已婚且生活乐观
肝炎患者或携带者在生活中可能遭遇种种歧视,俱乐部里的会员们,他们生活得还好吗?
“很不错,精神面貌是比较积极乐观的。”江智华告诉记者,俱乐部男性会员比女性要多,约占了2/3左右,年龄又以中年为主。“从20多岁到70多岁都有。”而且,会员中的患者或携带者,大部分都已成家,有时俱乐部搞活动,还会拖家携口地来参加,看得出家庭关系是很融洽的。
江智华分析说,这一方面是因为俱乐部会员是有一定文化和社会阅历的人员,他们受过中高等教育,在肝炎相关知识上了解得也比较全面,“因此生活态度上,比那些因为文化程度受限、被一些不负责的广告或传言带入误区的肝病人群要乐观健康得多。”
另一方面,这和俱乐部这些年来正面宣传科学防治肝炎,揭露和抵制伪科学有着莫大关系。“使患者,特别是携带者及时走出误区,避免上当受骗。”江智华说。
听医学专家说乙肝
工作、结婚、生子都可不受影响
2010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文,明确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对乙肝闻之色变?市老医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肝病主任医师王德扬说,主要是人们对乙肝病毒传染方式不了解。他们误认为,乙肝病毒会通过接触传染,会经口传染,因此害怕与他们交往,甚至不敢和他们握手、吃饭、共事、结婚。
“乙肝病毒是经皮而入,经血传染,主要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这三种方式传播。”王德扬说,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般性接触,比如共用办公用品,比如握手、拥抱,比如同住一室、同桌就餐、共用厕所等,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不过,乙肝患者和乙肝病原携带者要注意把个人的牙刷、剃须刀与他人分开。
“别说是乙肝病原携带者,即便是乙肝患者,只要采取得当的措施,也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王德扬说。不过,为了安全起见,结婚前,配偶必须先检测乙肝五项指标(乙肝“两对半”)。如全部阴性,应尽早注射乙肝疫苗,等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后再结婚。
对于大家担心的妈妈会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这个问题,王德扬表示,乙肝病毒确实会通过母亲垂直传播给孩子,但一般并不是通过胎盘传播,而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由母亲产道的带乙肝病毒的血感染了婴儿。
如果女方是乙肝患者,最好在孕前到正规专科医院或专科门诊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在彻底抑制病原和病情稳定好转后再怀孕。孕后要定期专科检查,接受医生正确指导。对于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VDNA)高载量的慢性乙肝病原携带者,过去有的医疗单位一度推荐给这些孕妇在孕后第7、8、9三个月,每个月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现已证明这种方法并无预防效果,国内外权威专家都不再推荐了;如果孕妇本人有要求,在妊娠最后3个月,选用目前抗病毒药物中的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可能有助提高控制母婴传播的效果。
但最重要的是宝宝出生后,要在24小时(最好在12小时)内给宝宝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这种联合免疫是控制乙肝病毒的基本策略。另外,专家还特别指出,实施有效联合免疫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还可放心给宝宝喂母乳。这无疑是个福音。
相关链接
什么叫乙肝“两对半”?
这不是医学术语,而是习惯上的俗称,又通称为乙肝指标“五项”检测。指的是代表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五项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这些指标的不同组合,分别反映HBV感染后的病毒复制强弱、感染过程和免疫状态等情况,是乙肝病原学诊断的依据。但接种乙肝疫苗后会出现单项抗HBs阳性,则表示免疫成功,产生了抵御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效果。
什么叫乙肝“大三阳”?
这也不是医学名称,而是习惯上的俗称。指的是,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指标中HBsAg、HBeAg和抗HBc这3项阳性,通常表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多出现在HBV感染过程的早期,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乙肝,医学上称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什么叫乙肝“小三阳”?
同样是一种俗称。指的是乙肝五项病原学指标中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与上述“大三阳”不同的是HBeAg阴性,转换成抗HBe阳性,通常表示HBV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但有的仍能检出HBVDNA阳性,则显示是HBV出现变异。为使大家容易辨认,我们把前者戏称是真(小三阳),后者称假“小三阳”或“异三阳”。“小三阳”多出现在感染后期,这时再发生的乙肝,医学上称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