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政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时政要闻

第A2版
时政要闻

第A3版
时政要闻
 
标题导航
宁波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7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贺元英:
戴伟龙
  贺元英正在进行帮教工作。

  用爱呼唤

  吸毒人员回归社会

  记者 戴伟龙 通讯员 黄慧庆 陈曦文 文/摄

  人物名片

  贺元英,65岁,海曙区南门街道戒毒帮教俱乐部负责人。10年来,贺元英对禁毒帮教工作呕心沥血,帮教过的涉毒青年超过百人,至今已有28人未复吸毒品,有18名会员组成了幸福的小家庭,9个家庭有了健康、可爱的小孩。贺元英因此被评为“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

  她给了我们慈母般的关爱

  口碑

  面对吸毒的“瘾君子”,几乎人人都会避而远之。然而,民间禁毒人士贺元英却用她那慈母般的爱心感化教育和挽救着一个又一个的吸毒人员。自2001年以来,她帮助18名戒毒康复人员组建了家庭,9个家庭有了健康可爱的小孩。如今,那些戒毒康复人员都亲切地称她贺阿姨、贺妈妈。  

  30岁的阿敏是从强戒所出来后参加俱乐部的。当时,疼爱她的父亲去世了,对她彻底失望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也不再理睬她了。到了康复俱乐部后,贺阿姨成了她的“妈妈”。犯病上医院吊盐水,贺阿姨陪着,吊完之后把她送回家。毒瘾发作的时候,贺阿姨随叫随到细心照看。身上没钱了,贺阿姨会及时伸出援手。如今,她已有5年时间没复吸过了,戒掉了毒瘾。不久前,她结婚成家有了孩子。阿敏说,这辈子还能结婚生子做母亲,如果没有贺阿姨,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2007年12月的一天,贺阿姨接到俱乐部一名会员的母亲打来的求助电话,说是戒毒人员张某在家里砸东西,谁也阻止不了。张某住在江东,虽然路有点远,贺阿姨还是骑着自行车出发了。做完劝解工作,已是晚上8点多了。就在她回家经过贺丞路时,恰遇一辆工程车爆胎,巨大的气流冲向她的脸部,双眼一阵灼痛,眼前一片黑暗。送到医院后,医生发现她的左眼眼球已破裂,只能装上义眼。戒毒康复人员小王说,“看到贺阿姨的一只眼睛没了,俱乐部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为了我们,她付出的实在太多了。”

  贺阿姨明白,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是他们走向新生的重要一步。由于社会上对涉毒人员存在偏见,不少单位都不愿录用戒毒康复人员,为此,贺阿姨多次联系职业技能培训点,免费为戒毒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然后多方奔走,为他们寻找工作。在她的努力下,已有不少戒毒康复者走上了工作岗位。

  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心声

  对戒毒人员要有充分的信任,这样才能走入他们的心灵。看到这些曾经误入歧途的会员获得了新生,我就十分开心。在很多人眼里,“瘾君子”是无可救药的,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只要不放弃,戒毒人员是可以康复的。我在这里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为他们重新回归社会提供必要的帮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伙伴:
   第A1版:时政要闻
   第A2版:时政要闻
   第A3版:时政要闻
   第A4版:社区民生
   第A5版:广告
   第A6版:社区民生
   第A7版:社区民生
   第A8版:社区民生
   第A9版:社区民生
   第A10版:时政要闻
   第A11版:社区民生
   第A12版:社区民生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社区民生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国内新闻
   第A29版:国内新闻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国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全市连夜彻查有毒有害食品
宁波昨飞粤港航班多延误
“招行杯”宁波晚报2012年6月份好稿评选
贺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