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时政要闻

第A2版
时政要闻

第A3版
时政要闻
 
标题导航
宁波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7月2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归博士身怀技术急于创业 民企老板头碰天花板要转型
创业宁波“一拍即合”
彭莹

  风投

  记者 彭莹

  “手头的技术,终于能在国内一展拳脚。”海归博士戴立军,如今已是宁波一家研究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

  今年3月中旬,他所在的宁波康贝生化有限公司在宁波国家高新区呱呱落地。

  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戴立军先后在美国柯达公司研发总部、ENZOBichem生物制药公司工作。

  在熟练掌握了生物试剂、造影剂、药物筛选等技术之后,戴立军回国创业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总想回来做些事情。”

  然而,创业的进展并没有戴立军想像得那样顺利,“去年下半年,我开始接触国内外几家关注生物医药领域的风险投资机构,这其中包括投资过苹果、雅虎、阿里巴巴公司的著名的美国红杉资本。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审核环节繁琐等原因,我迟迟没有得到他们的答复。”踌躇满志的戴立军为此心急如焚。

  此时,宁波的民营资本犹如“天使”,“飘落”在戴立军面前。

  “以前读本科的老同学,也是一位海归博士,他当时被宁波民间资本吸引,辞去了高薪工作,来宁波成功创业。后来,他把他的投资人介绍给我。”     

  今年2月,戴立军来到宁波。“来见两个素不相识的宁波老板。”

  俞根伟和叶伍元,分别经营着一家建筑装饰公司和一个服装企业。

  像大部分民营企业一样,在经历多年的发展之后,他们纷纷遇到瓶颈。

  “我开羊毛衫厂已经有20来个年头了,这几年的发展好似碰到了天花板,难以有大的突破。”叶伍元感叹。

  他们渴望为财富找到新的出路,“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我早就想尝试投资新兴产业,却苦于找不到门路。”

  而他们所掌握的财富,正好为戴立军解了燃眉之急———人才需求遭遇资本需求,很快便“一拍即合”。

  “两位此前从未谋面的投资人,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决定出资500万元帮我创业。”回忆起这段资本和技术的联姻,戴立军仍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字,快!”

  “对我来说,他们真的就像天使一样,在我需要的时候及时现身,但从不插手公司的具体营运,对我的创业设想给予了很大的包容,让我自主决定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戴立军感叹。 

  更让他深有感触的是,“这两位天使投资人说,只有让创业者自由发挥,探索不同于他人的领域,才会创造更多的奇迹。他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按照最初的创业设想,康贝生化有限公司通过盈利的外包服务方式来建立自己的药库,开发相关药物分子评估的系列产品,以及高端荧光与发光标记产品与外包服务。 

  转让、入股……宁波民资吸引人才不拘一格

  为了把海归博士张彦从跨国公司吸引到宁波,两个宁波老板花了800万元;为了将比利时国籍管理学院贺燕婷硕士吸引来宁波,宁波翔神生化有限公司不惜出让技术干股……在新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宁波民营资本把目光投向“尖端高科技人才”。

  事实上,在宁波,创业投资已呈风起云涌之势。

  据初步统计,我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引导资金投入的财政资金超10亿元,集聚了股权投资、创投达180家,管理资本达200亿元。

  民营资本同样成为创投生力军,继杉杉、雅戈尔、维科等早期投身创投的民营企业之后,越来越多的宁波民营资本进入到创投领域。 

  据宁波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投资与资产管理内资企业成注册热点,共新设投资与资产管理企业112户,注册资本(金)36.62亿元,行业涉及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和实业投资等。

  而高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所带来的高科技项目,最受资本青睐。

  浙江蓝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宁波最早成立的创投公司之一,副总裁刘岳辉告诉记者,“高科技项目和高科技人才一直是我们青睐的对象。”

  转让、入股、风险投资……宁波民资吸引人才的方式不拘一格。

  宁波翔神生化有限公司向比利时国籍管理学院贺燕婷硕士伸出了橄榄枝,希望她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将其开发的“复合纳米在空气污染治理领域运用技术”带到企业,双方共同开发市场。

  而宁波爱乐吉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则与日本九州产业大学孙建忠硕士达成投资合作协议。

  “我们十分看好孙建忠硕士研发的‘复合微生物水质改良剂’的市场前景,此举既是风险投资,也是为企业日后进军生物技术领域作准备。”该公司技术副总李志军称。

  或将带来甬城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

  在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院长闫国庆的眼中,民营资本热炒人才,在资源越来越匮乏的当下,更能有效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甚至有可能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制造方式、就业格局、国际分工、贸易投资乃至社会生活方式随之改变。不得不承认,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而高尖技术人才正是革命浪潮的推动者。”闫国庆称,“现在各地都在抢人才,而宁波民营资本的这条新出路,对于高新技术人才来说,显然更有吸引力。这种引进人才的创新方式,可以真正意义上把人才留住。”

  人才的价值正在凸显,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家诞生于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夕的高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的光学薄膜屡破国外垄断,去年实现1.5亿元销售额,坐上国内头把交椅,进入全球行业前十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伙伴:
   第A1版:时政要闻
   第A2版:时政要闻
   第A3版:时政要闻
   第A4版:社区民生
   第A5版:广告
   第A6版:社区民生
   第A7版:社区民生
   第A8版:社区民生
   第A9版:社区民生
   第A10版:时政要闻
   第A11版:社区民生
   第A12版:社区民生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社区民生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国内新闻
   第A29版:国内新闻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国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创业宁波“一拍即合”
第三期资本项目“相亲会”周六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