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昨天上午,伦敦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他们表示:伦敦奥运会目前已经进入准备工作的尾声,尽管还面临很大的挑战,但奥组委有信心将工作做好,举办一届成功的赛事。
还有两天奥运会就要开幕了,奥组委过去几周的工作重点在于演练突发情况下的紧急应变措施。一旦出现意外,伦敦有能力应付各种挑战。但是在场馆方面,显然还没到“一切就绪”的地步。
奥运味道慢慢浓起来
有的场地还没有完工
牛津街,可能是伦敦时下为数不多的飘扬着奥林匹克五环旗帜的街道。这些旗帜之间的距离比较疏远,不会在低矮而富有历史感的建筑群里显得突兀。
奥运特许商品已经正式登陆为礼品店的主角———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位。伦敦传统的特色礼品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六十周年的纪念品在店铺里的位置与它平分秋色。
伦敦街头的奥运气氛虽然还需要留心寻找,不过比前段时间热闹些了。就在半个月以前,一位媒体撰稿人还感慨地说,“除了媒体冰冷的倒计时,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提醒你:还有半个月,伦敦奥运会就要开幕了?”
周小平是伦敦地铁正式职员中较少能见到的华人面孔之一。“之前也有人问我伦敦的奥运气氛为什么不浓,”周小平认为这不是一个值得诧异的问题,“大家的价值观念不太一样吧,这里还是生活最重要。”她觉得伦敦人的特点是“慢热”,但总归是会热起来的。
有的场地还没有完工
伦敦著名的海德公园这次将作为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场地。记者昨天来到这里,发现公园里到处是享受阳光的人们。湖边游船码头排着长队,湖面上不少游客在悠闲荡舟。草地上躺满享受“日光浴”的人,不少年轻人在路上玩滑板、骑自行车。
沿着奥运标识的指示牌走了20分钟,记者终于找到了铁人三项的比赛场地,但入口处拉着警戒线,停着两辆施工车,工作人员还在竖门口的奥运标识牌,没有任何其他保安和安检人员,只有一个英国小伙在看守。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场地还在施工,可能要过几天才能完工,但应该不会耽误8月4日才开始的首场铁人三项比赛。
奥运篮球馆距主新闻中心只有500米的路程,这条路是由密密麻麻的碎石子铺成的,这让很多女记者很痛苦,有一位穿了高跟鞋的同行甚至因此扭伤了脚踝。
篮球馆不远处的自行车馆,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草帽,“草帽”的顶部依然看到有工人在上面施工,自行车馆边上的露天体育馆,密密麻麻的脚手架还没有拆除,工人们还在搭建更多的脚手架,“施工还没有完成,何时完成我们也不知道。”一位工人表示。
保安不够军队帮忙
说起安保问题,昨天在英国首相卡梅伦主持的内阁大臣会议结束后,文化大臣杰里米·亨特表示,由于负责安保的G4S公司正面临了严重的人手不足问题,因此英国将额外提供一支1200人的军队候命,不给任何企图捣乱奥运会的人留下机会。“有这个部队随时候命总是更让人安心。因为在有需要的时候,他们能够立刻给予支援。”亨特说。
伦敦奥组委首席执行官保罗·戴顿则表示:“政府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决定,是想把风险降到最低。现在离奥运开幕只有三天了,我们只希望能让奥运顺利举办,不留任何后顾之忧。”而戴顿也重申,增加1200名军人作为安检的后备,并不表示组委会对于G4S的工作有任何不满。
奥运村不会杀气腾腾
大概是为了安全起见,伦敦奥运村远离城市,建在专门开辟的一块空旷地域,闲杂人与社会车辆无法进入,只有专门接送选手和媒体的班车才能进入这个地区。
下了媒体班车,要通过数道关卡,保安人员层层设防,没有记者证和选手证,谁也别想溜进来。英国大兵显然经过严格训练,搜身时,两只大手把你从胳膊到脚心通通撸个遍,皮带扣自然也不放过。
不过,照相机和摄像机的检查并不彻底,虽然液体物品不让带进场馆,其他如打火机、火柴等物品通通放行,不像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那样,必须要拍一张后才肯放行。也没见到大狼狗,也没见到防爆警察,更没见到机关枪从碉堡里探出来(前几届奥运会有这样的镜头)。
总的来说,伦敦奥运村的安保有点像2004年的雅典,属于内紧外松,比较人性化。
本报综合报道
风情
沙排有了男“宝贝”
舞蹈“很英国”“很世界”
沙滩排球比赛间隙拉拉队姑娘们热情动感的舞蹈从来就是奥运会上不可忽略的风景,不过此次伦敦奥运沙排比赛的组织者为观众带来更大的惊喜———6位男性沙排宝贝将在皇家骑兵阅兵场的人造沙滩上大放异彩。
拉拉队的负责人爱莎介绍说,这支29个帅哥靓女组成的拉拉队来自西班牙、法国、荷兰、比利时以及南非等国,在数千名应征者中通过层层选拔才脱颖而出,别看他们年纪都在24岁左右,但都是有六七年工作经验的职业舞者。
爱莎说:“我们想给世界带来一点特别的,这些男孩在我们队伍里的角色至关重要,你也看到了我们的舞蹈动作编排难度大,有很多类似杂技一样的托举,这对男孩来说比较容易,而且我们也得照顾女性观众不是?”
而中国观众则要在观看比赛的时候擦亮眼睛,因为这支队伍里还有一男一女两位混血华裔———来自法国的托尼和英国的丽莎。21岁的托尼母亲是加拿大华人,原籍广东,而23岁的丽莎的母亲则来自香港。虽然除了“你好”、“再见”,两人基本无法用中文表达,但他们都十分期待中国运动员能有优异表现。
对于爱莎来说,此次带领团队参加奥运是圆了自己的奥运梦。爱莎曾是英国艺术体操队的运动员,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还夺得过英国国内比赛冠军,但却跟奥运失之交臂,退役后她曾经做过瑞奇·马丁等著名歌手的伴舞,后来成立了自己的舞蹈和模特工作室,在英国业内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