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昨天报道了鄞州芝山墓园收费乱了谱,还收香烟钱一事,引起了读者的关注。昨天,市民史先生也给本报新闻热线87777777打来电话,讲述了他碰到的情况。史先生的父亲前些天离世,下葬时,墓园方面向他们要了5000元进穴费还有两条烟。 记者 沈之蓥 邵隽隽 鄞州殡葬管理所:墓园收烟钱是乱来 史先生今年64岁,他告诉记者,20年前,家人在鄞州区云龙镇一处公墓买了墓穴。这个月,史先生的父亲去世了,7月12日到公墓下葬骨灰,但墓园方面临时说要5000元进穴费,外加两条香烟才能下葬。史先生说,之前买墓地签署的合同上,并没有“进穴费”一说,一家人在墓园外试图和墓园方面协商,看是否可以便宜一些,可墓园方态度坚决,表示香烟和钱一样都不能少,而且墓园在收了钱后给的是收据而不是发票。 “价格随他们喊,我们还必须接受,这太不合理了。”史先生说。 对此,鄞州殡葬管理所工作人员表示:“墓园收香烟钱简直是乱来。”但同时表示,所里没有执法权,对此也很无奈。“这些墓园有的是乡镇管的、有的是村管的。” 对于发票问题,宁波市地税局工作人员表示,墓园收了钱,事主可以要求其开具正规发票,对方若不同意,可向地税部门举报。 数据显示:1个多月收费投诉50多起 记者在网上找到了一份由省物价局发布的《4月份省本级投诉举报情况》,发布时间是今年6月。 当中提到,从3月初至清明长假结束,短短1个多月,宁波市“12358”接到关于墓葬收费投诉电话50多起,反映的问题主要有进穴费、维修费和管理费。 关于进穴费一项是这么说的:“前几年宁波市部分县(市)区就制定过公墓行业收费标准,进穴费包括劳务费、材料费,一般在500元-800元,但今年投诉反映已涨至2000元-4000元。死者入土为安,经营者开多少价,死者家属只能忍受,根本没有还价的心情和余地。” 业内分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是主因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墓地收费问题在鄞州区比较集中,这与当地的墓园承包制有关:“说白了就是钱的问题,承包费花了那么多,钱总得赚回来。” 以本报之前报道的芝山墓园为例,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2011年底,鄞州区鄞江镇东兴村芝山墓园举行了10年承包权拍卖会,起拍价2200万元,最终成交价是5170万元。 2008年,宁波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验审办公室在其网站上发布《从殡葬收费管理现状看殡葬管理的得与失》,文中提到:“由于财政后续资金没有跟上,很多公益性公墓转由村或个人管理,而村或个人管理后,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这是造成公益性公墓价格混乱的主要原因。” 市物价局:收费标准仍在制定中 市物价局工作人员说,去年底,省物价局、省民政厅出台《关于加强公共墓地价格管理的通知》,宁波的收费标准还在制定当中。 “省里的通知对公墓收费有参考作用,是否把承包的经营性墓地收费也包含进去,我们也在考虑当中,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仔细对待。”市物价局工作人员说。 律师:收进穴费是强制消费行为 浙江金汉律师事务所杨晓鸣律师告诉记者,买了墓地不交进穴费就进不了墓园,这是一种强制消费的行为。 “是否需要提供进穴服务应该是一种自愿行为,我不需要为什么一定要付钱呢?”杨律师认为,既然购买墓地的合同中对进穴费没有明确,那么,墓园方面收取该笔费用就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有关部门应该对此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