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时政要闻

第A2版
时政要闻

第A4版
时政要闻
 
标题导航
宁波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7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组委借奥运东风
要给英国菜正名
外电外网

  想要吃在伦敦显然是不可能的,拍摄一部舌尖上的英国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不过英国人显然要借这次奥运会为本国餐饮业“正个名”。

  伦敦奥组委宣称,尽管没有计划大肆宣传英国美食,但确信奥运食谱里的一些美食,连挑剔的食客都会赞不绝口。根据计划,奥运会期间,伦敦将会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及官员入住,因此,诸如粥、烤肉、东南亚咖喱、中国面、意大利面和披萨等各种风情美食都会出现在运动员及观众的菜单上。

  在运动员公寓北侧有10个白顶棚的临时建筑,就是奥运村的主餐厅,餐厅内设有5000个座位,每天24小时对外开放,平均一天要提供6万份餐食。

  走进餐厅时,首先看到一个大牌子“Best of Britain”(最好的英国菜)。记者在餐厅转了一圈发现,整个餐厅大致被划分为英国菜区、欧美菜区、非洲和拉美菜区以及亚洲菜区。来这里用餐的运动员,可以根据口味选择餐饮。

  工作人员说,目前看来,Best of Britain比较受欢迎。过去很多人都认为英国并不是个讲究美食的国家,但吃了Best of Britain的餐点后,大家对英国菜的印象大有改观。

  在中国乒乓球队入住奥运村24小时之后,有记者采访到他们。男队主教练刘国梁述说起来,几次忍不住笑:“奥运村住得挺习惯的,吃得也挺好,有人不停去拿,”刘国梁说,“不一定像家里那么可口,但毕竟有很多花样。就餐的氛围特别好,没有这么多人一起吃过饭,排队的人越多这些队员越兴奋,一会儿排这儿一会儿排那儿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喜欢这么多风情美食,日本体操“一哥”内村航平从北京奥运会上就得了一个“偏食王”的绰号。如今,他在伦敦奥运村里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过起“只吃麦当劳”的生活。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伙伴:
   第A1版:时政要闻
   第A2版:时政要闻
   第A4版:时政要闻
   第A5版:社区民生
   第A6版:社区民生
   第A7版:社区民生
   第A8版:社区民生
   第A9版:时政要闻
   第A10版:社区民生
   第A11版:社区民生
   第A12版:社区民生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国内新闻
   第A26版:国内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国际新闻
   第A29版:国际新闻
   第A30版:副刊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文娱新闻
床不够长 板凳来凑
奥运·生活
要给英国菜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