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时政要闻

第A2版
时政要闻

第A3版
时政要闻
 
标题导航
宁波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7月29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运厨子饿肚子
戴斌

  特派记者 戴斌 伦敦报道

  

  

  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们吃得如何?这要问奥运会的厨子们。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记者在开往驻地伦敦大学的地铁里偶遇一位祖籍是四川的大厨子钟先生。他说:“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吃得好不好是第三位的,最重要的是安全和吃饱!”十分有趣的是,钟先生是刚从中国城赶到驻地伦敦大学,因为在奥运村吃不饱,他无奈去中国城填了一下肚子。

  认识钟先生十分巧合,那是在出地铁站的电梯里,记者和几位晚报的同仁一起疲惫地站着发呆。对面的一位英国女士看着记者胸前的记者证说道:“Work down?”这是一句俚语,记者没听懂,以为她在问是哪里来的,于是就用英语简单介绍了一番。当时钟先生就在那位英国女士身旁,他迅速用汉语说道:“Work down是问是否干完活了?”

  走出电梯后,才知道钟先生的特殊身份———奥运会餐饮部印度和亚洲区总管。钟先生老家在四川,目前已经在美国定居多年,并有三个餐馆。这一次是美国餐饮会议总公司专门找到他,并把他派到了伦敦。老钟说:“我们供餐的压力很大,其中包括约12000名运动员和教练,还有3000多名的官员,加起来15000人。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保证饭菜的安全,出了差错谁也担不起;其次,要保证供应量,一定要让大家吃饱;最后才是尽量让大家吃好!”和运动员、教练以及官员相比,约400人组成的奥运会餐饮部的厨子们,待遇就差了很多,因为他们根本就吃不饱。

  老钟说:“我是我们部门中唯一会说汉语的人。我偶尔也下厨,实在饿坏了,就在炒菜时吃上几口,但那一定是吃不饱的。于是大家就吃一些香蕉或是喝点饮料。等到供餐结束后,饭菜也就剩不了多少了。所以,我刚去中国城吃了一些。”

  走到伦敦大学公寓门口时,老钟抱歉地说道:“不好意思,我要回去早点休息了。我值的班是早上8点到晚上7点。明天早上要7点起床,坐40多分钟的车程到奥运村。”“为何不住奥运村,那不是更方便?”老钟苦笑道:“那里早就被运动员挤满了,根本没我们的位置。”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伙伴:
   第A1版:时政要闻
   第A2版:时政要闻
   第A3版:时政要闻
   第A4版:周刊
   第A5版:周刊
   第A6版:周刊
   第A7版:周刊
   第A8版:周刊
   第A9版:周刊
   第A10版:周刊
   第A11版:周刊
   第A12版:周刊
   第A13版:周刊
   第A14版:周刊
   第A15版:周刊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小记者
   第A26版:小记者
   第A27版:小记者
   第A28版:小记者
王室眼皮底下活动出入从简要求从严
奥运厨子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