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8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票房直逼20亿元

《捉妖记》何以成为
中国电影产业新标杆

新华社

  这个暑假,萌萌的胡巴吸了不少“粉”。

  今年暑期档电影《捉妖记》自上映以来连破多项票房纪录,截至昨晚10点半,票房已达19.57亿元。在中国电影家协会日前主办的研讨会上,业内专家指出,《捉妖记》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新标杆。它的成功说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必须依靠国产电影原创,做到内容为王、创意制胜和人才为本。

  植根传统文化 内容新颖定位多元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明振江认为,《捉妖记》能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

  影片中“萌妖”胡巴的形象来自于《山海经》。导演许诚毅在谈创作经历时说,美国和日本电影中都有自己的妖怪形象,而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妖怪形象过于简单,希望《捉妖记》打造出一个“属于中国的妖怪”。

  明振江说,《捉妖记》题材上的创新在于人和妖的塑造上突破了一般电影题材和类型的定义,通过善良正义的萌妖形象,达到了全年龄层的受众覆盖,是一部“合家欢”式的电影。

  “许成毅用他在‘梦工厂’26年的深厚经验,把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小小的故事,变得老少咸宜、生动有趣;既不让大人觉得这个故事低幼,又能让小孩看得明白,并在潜移默化中讲述了道理。”安乐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晗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这种“人妖不以族类来分”的设置恰好分享了一种多元的价值观,“如今高票房电影在价值观上能不受到非议是非常少的。”

  “在美国‘梦工厂’的20多年里,我一直想找机会回中国,做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给我机会了我就会尽力去做。”许诚毅说。

  影评人王旭东将其称为“华莱坞”大片,认为《捉妖记》具备了好莱坞奇观电影的特质,而在人物形象的设定上又体现了中国化。“这是一部中国式的合家欢奇观电影。”王旭东认为,影片整体风格互动化、游戏化,0.5秒一个镜头,节奏比较快。还有较强的产品线,扣合全球电影快消品的形态。

  多屏互动营销 “互联网+”时代全方位渗透

  据《捉妖记》出品方介绍,此次电影宣传结合了传统宣传片、卫视真人秀植入、网络视频植入、路演、后期口碑释放和电影沙龙等多种形式。对此,王旭东认为,这种电影、电视、网络等多屏互动的营销方式,已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推广的新路径。

  日前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称,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通过融资、并购和战略合作等重新布局,高调进入影视投资领域,与传统的影视公司融合,以娱乐众筹、私募基金等形式,开发了一系列影视金融产品,增加了电影市场的活跃度。电影业的“互联网化”正在成为一种大趋势。

  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珞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的力量与电影产业的融合,不仅意味着新资本的注入,更意味着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一系列“新模式”正在诞生。

  中国电影不是只有武侠片

  面对《捉妖记》屡破纪录的票房成绩,尹鸿认为,该片被视作中国电影产业的“新标杆”实至名归。“中国电影市场还很不成熟,需要良好的市场管理、制作团队,还有各种资源的协力来完成一个好作品。但《捉妖记》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标杆,让我们知道商业电影也可以做成这样。希望它成为中国真正原创的能够系列化的IP(知识产权),跟‘小黄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

  王旭东表示,以前中国的商业大片以武打居多,电影的类型和题材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而《捉妖记》是家庭娱乐片,它的意义在于中国电影“不只依赖于武侠动作也可以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迅也表示,无论是我国的“西游记”还是美国的“复仇者联盟”,原创IP的系列化开发需要有成熟的故事框架和丰满的人物形象做支撑,而这正是《捉妖记》尚欠缺的地方。

  影片编剧袁锦麟表示,提到商业大片总会想到比规模、投资和特技,然而对于观众来说大片“大”在想象、创意和内容。“说到未来的电影我们总是说技术和营销,其实观众还是会看故事的。只有讲好动听的故事,中国大片才真正能够走出去。”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