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8月29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购物与游客争执

云南丽江一导游被吊销导游证

新华社

  CFP供图

  近日,有网友曝光云南丽江一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因游客没有购物与游客发生争执,司机还动手掀游客帽子。记者28日从丽江市旅发委获悉,涉事旅行社被罚款5万元并停业整顿1个月,涉事导游左某某已被吊销导游证。

  游客未购物 导游大发雷霆

  在网友曝光的视频中,导游左某某因一名男游客没有购物而与其发生争执,导游说游客骂人,该游客坚称自己没骂人。随后,旅游车司机将车停下,并上前将游客的帽子掀掉。

  事件曝光后,丽江市旅发委执法人员连夜对该事件进行调查。经核实,重庆游客刘某某一行16人通过重庆云之滇旅行社签订丽江、香格里拉四晚五日游旅游合同,由丽江新云岭旅行社安排行程,并委托导游左某某接待。

  据调查,8月24日,导游左某某在带游客游览完香格里拉返回丽江时,按旅行社要求登记游客购物情况。在登记过程中,因导游认为游客刘某某骂人,遂与其发生言语冲突。此时,司机赵某某参与冲突并有不文明行为,导致矛盾升级。

  刘先生说,他和妻子到云南旅游,旅游团共16人,是在昆明拼的团。在香格里拉的尼史村,导游建议游客购买当地的银饰,但他没买,引起导游不满。事发时,大巴车从香格里拉出来前往虎跳峡。在车上,导游拿出花名册,一边点名一边统计游客的消费情况。当时刘先生嘟囔了一句,导游便大发雷霆,随即与同行的游客发生口角,出现了前面那一幕。随后,刘先生向相关部门投诉。

  根据调查结果,丽江市旅发委于28日对相关旅行社及当事人作出处罚。丽江新云岭旅行社被处以5万元罚款并停业整顿1个月的行政处罚,导游左某某被处以吊销导游证的行政处罚。

  是否购物成为冲突导火索

  导游因为购物问题和游客发生冲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今年五一前后,一名云南导游因为不满游客购物消费过低,怒火大发,甚至使用侮辱性的语言攻击游客。最终,云南省旅发委旅游执法总队对涉事导游吊销导游证,责令涉事旅行社停业整顿。

  8月初,一名云南导游因不满游客消费低,在车上骂游客“41人都是行李”。8月18日,云南省旅发委旅游执法总队公布了处理情况,吊销涉事导游的导游证,并拟对涉事的昆明众益旅行社有限公司处1万元罚款。

  游客被分为5等

  人们不禁质疑:为何有关部门多次打击处罚,导游“胁迫消费”的情况还会发生?

  据重庆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唐先生说,游客的旅游活动通常由组团社和地接社配合完成。一些组团社会通过压低价格来吸引顾客。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组团社再以更低的价格,把压力转嫁给地接社。云南的地接社与外地的组团社在确定成本价时,会把游客的购物消费因素考虑进去。游客来源地不同,旅游的费用也不同。

  昆明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韩小姐证实了唐先生的这种说法。她介绍说,云南很多地接旅行社都会将全国游客按消费能力分为ABCDE 5个等级。韩小姐说,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消费能力越强,所以在旅游报名时,价格上会更便宜。北京、上海的游客属于A类,价格低一些。

  云南另外一家地接社的张经理表示,除了地区因素,年龄、单位等也是他们在接收游客时考虑的因素。年纪轻、单位好,价格便宜。像银行等单位,价格就便宜一些;但如果是保险公司,或者医生、教师,肯定价格就高。

  据唐先生介绍,游客购物的多少更会直接与导游和司机的收入挂钩。如果游客消费能力不高,会影响导游的收入。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