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本大鳄抢滩体育产业

新华社

  从万达收购马德里竞技和盈方体育股份,到腾讯重金砸下NBA版权,到乐视在赛事、版权和体育用品上全面出击……近年来,还没有一个产业像体育一样,以这样的向心力吸引资本大鳄扎堆进入。在经济形势并不算火热的情况下,资本大鳄烧钱烧得如此不亦乐乎,皆因看到了体育产业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上。五万亿蛋糕诱人,但只有先行者才能分得一杯羹。因此,各位大鳄都想尽快占领制高点,一场跑马圈地的资本游戏正在上演,而体育产业的版权、人才和用户三大战役已吹响号角。

  版权大战

  在体育产业里,赛事版权的争夺战开始得最早,早在几年前,新浪、腾讯和PPTV等对英超、欧冠和NBA等顶级赛事的版权争夺就已经较为激烈。从2014年开始,体育产业的政策区域明朗后,万达、乐视和腾讯等更是纷纷砸下重金,竞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版权即买即用,没有建设周期,对试图在行业内快速建立影响力的新公司来说,是一种速效的兴奋剂。拿到了某个赛事的独家版权,那么这个赛事的铁杆球迷就必然会进入你的平台。

  用户大战

  在互联网时代,版权大战的目的,在于创造用户入口。然而,将用户导入后如何留在平台上并持续消费,才是更关键步骤。对体育产业来说,消费无外乎两种———欣赏与参与。购买版权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欣赏体育需求,而参与运动的需求要靠什么来满足呢?

  体育场馆和场地显然是最重要的媒介。如果说版权是用户在线上的入口,那么场馆就是用户在线下的入口。因此,体育产业里目前还较为隐蔽的线下资源的争夺即将公开化和惨烈化。另一大消费领域是运动装备和器械,这个领域也在发生颠覆。不久前,乐视体育推出了备受争议的智能自行车,未来还将推出智能穿戴和健身设备等一系列产品。还有健身教练、陪练的争夺,广州的“健康猫”网罗了一大批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作为线下资源,借助移动互联网客户端为用户提供私人教练服务。

  新鲜闯入的阿里巴巴的互联网原始积累会让他们在用户大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阿里可以通过自己的平台整合,一个体育的淘宝帝国或将横空出世。

  人才大战

  不少体育产业的投资人都曾感慨,体育产业不缺钱、更不缺前景,缺乏的是优秀的人才。因此,在资本大鳄在版权和用户上大洒金钱的同时,一场人才争夺战也进行得惊心动魄。

  这其中一个现象是,优秀解说员的争夺已经达到了白热化阶段———乐视重金相继引入刘建宏、詹俊等业内大腕;而PPTV也不甘寂寞,以上百万年薪的代价签下申方剑;腾讯体育也动作频频,从广东体育挖来杜莹莹等人。

  其实,相较于业务较为单一的解说员,出色的体育管理人员在中国更是稀缺资源,乐视挖来刘建宏,并非仅仅将其安排在解说员的位置上当花瓶,而是给予了乐视体育内容总负责人的角色。乐视又从新浪挖来负责版权合作的于航等人,希望构建自己的体育团队。万达挖来中超前总经理刘卫东,此次阿里更是将体育传媒产业的元老、上海文广前副总裁张大钟招致麾下。

  随着资本的持续涌入,掰着指头就能数过来的体育产业管理精英引发哄抢,体育产业的人才大战必将愈演愈烈。

  据新华社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