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队护卫着30辆敞篷阅兵车载着300名抗战老兵代表缓缓驶来。虽然他们中最年轻的也有92岁了,但他们永远是民族的英雄;虽然他们敬礼的手在颤抖,但他们永远是军人。跟在老兵后面的是三军仪仗队、各个抗日英模方队以及受邀参加的外军方队。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在长安街上。 奉化居敬小学504班小记者 董奕冰(证号1521186) 指导老师 毛雪维 首先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可敬可爱的抗战老兵。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他们是最可亲可爱的人!纪念大会上,有几首歌是这么唱的:“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多么让人感动啊!此次胜利日大阅兵,不仅仅是展雄风、亮军威,也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铭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是为了激励我们为了未来的和平、幸福,必须付出努力! 鄞州首南第一小学406班小记者 张宁笙(证号1506937) 指导老师 任橹燕 期待已久的抗战老兵乘车方队缓缓驶来。他们虽已过了耄耋之年,但那次永生难忘的战争、那次刻骨铭心的胜利仍在心中激荡。其中有一位老兵还是参加过开国大典阅兵式的老骑兵,只见他举起右手,向天安门敬了一个手礼,那个手礼不仅包涵了老兵对主席的敬意,更代表了老兵心中的那份坚定与勇敢。老兵方队之后是抗战支前模范乘车方队,接着是海陆空三军仪仗队和八个英模方队。每一个受阅军人的背都挺得笔直,动作整齐划一,一伸手、一抬腿,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准确到位;他们的眼睛坚毅地望向前方,脸上露出既严肃又兴奋的神情,显示出受阅军人特有的威严。 慈溪市城区中心小学(西部)六(3)班小记者 王亦婷(证号1533600) 指导老师 葛丹儿 阅兵式开始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了抗战老兵。白发苍苍的老兵们穿着挂满勋章的军装,神采奕奕地互相拍照,并和记者分享自己的抗战经历。其中一位戴着眼镜的老爷爷,军装上的勋章格外抢眼,他告诉记者,当时他用尽全力向敌人投了一枚手榴弹,虽然敌人被炸死了,但是他也被敌人射中了六颗子弹。他幸存了下来,但是他许许多多的战友却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观看了这次阅兵,我们懂得了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更懂得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希望,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使命,努力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中原小学502班小记者 王予露(证号1504805) 指导老师 郑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