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杜虹生前和女儿的合照 |
2015年5月30日下午5时许,61岁的胰腺癌患者杜虹躺在病床上,进入弥留阶段。隔壁房间,两名来自美国的外科医生已经等待了8个小时,事实上,他们从5月19日开始就在为这一刻待命了。 “把我冷冻起来吧。”2013年底,被查出患胰腺癌后,杜虹在治疗期间的一句玩笑话,却让女儿当了真。女儿女婿希望把她的遗体冷冻起来后,等待将来的医学技术足够发达了,重新解冻遗体让母亲起死回生。两名美国医生就是担负着为杜虹冷冻遗体的使命来到中国。 “我也把身体冷冻起来吧” 杜虹,重庆市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今年5月30日去世,享年61岁。2013年底,杜虹到医院做过一次全面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然而仅10个月后,去年10月她因胃痛再到重庆本地一家医院检查。“胰腺癌三期,去更好的医院看看有没有手术的可能吧。”医生说。杜虹的女儿张思遥悄悄地上网查询,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会以极快速度夺走生命。 今年3月中旬,杜虹的状况急转直下,检查显示到了终末期。张思遥为此常常偷偷地哭,“反而母亲比我淡定了许多。”张思遥说,治疗期间,网上一则新闻引起了母亲的兴趣:一对泰国夫妇因无法挽救患脑瘤的女儿,把女儿送到美国一科研机构冷冻,期望未来科学发达时再将女儿解冻治疗。“母亲当时曾半开玩笑地说,我也把身体冷冻起来吧。” 冰冻遗体,她是中国第一人 母亲当时也许只是开了个玩笑,但女儿不这么想。今年5月初,张思遥郑重其事地把帮母亲冰冻身体的想法告诉了丈夫鲁辰。鲁辰在网上找到国内一家声称可以做人体冰冻的公司,他甚至还和负责人见了面。对方告诉鲁辰,这项研究已经停止了,况且,要完成人体冰冻至少需要上亿元的资产。 结果让鲁辰有些灰心,但他没有放弃。通过几名网络志愿者以及在美国的同学,他辗转联系到了美国一个专门从事人体冰冻研究的科研机构———Alcor。 “人的死亡并非瞬间完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基因工程在读博士魏景亮,是帮助鲁辰夫妇的志愿者之一。 魏景亮告诉记者,从生物学原理上说,在医生宣布患者死亡的第一时间,用科学手段让患者进入“医学稳定”状态,随后再采取一系列方法进行冷冻保存,可以最大限度让人体在有限受损的状态下进入冷冻状态。“我们相信,冷冻人体在科学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解冻,是一种希望。” 今年4月左右,他们通过网络得知了杜虹的意愿,并与家属进行了联系,随后,又很快和Alcor达成了捐赠遗体的协议。魏景亮称,据他了解,杜虹目前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全国首例参与人体冷冻保存以期望“复活”的案例。即使在亚洲,也仅有今年2月份媒体报道的泰国小女孩冰冻头部的案例,应属于亚洲第二例。 等待复活,50年后或许实现 5月30日下午5时40分,杜虹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两名美国医生第一时间向杜虹体内注射了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防止血液凝固,并用特制设备按压心脏,保证血液继续循环。 随后,杜虹的遗体被放入装有冰块的木质棺材中,迅速转移到手术地点,耗时约1小时。接下来是灌流,由于人体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冰冻过程中水分凝固会形成冰晶,极易刺破细胞,造成巨大伤害,所以冰冻技术的要点是使用冰点更低、不容易结晶的保护液代替水分,达到脱水的效果。 美国医生首先用稀释过的保护液,逐步替换遗体中残留的血液。随后,使用仪器打开遗体颈部的总动脉和总静脉,形成一个液体输入的回路,输入保护液,随后开始重头戏———替换头部残留的血液。 替换过程比较漫长,医生会逐步加大保护液的浓度,从动脉输进头部。当人体内保护液浓度达到遗体保存要求后,继续监测静脉输出液体中保护液的浓度,当输出液体的保护液浓度与输入浓度一致时,表示头部水分已完全被替代。 灌流超过4个小时,整个过程需要在冰冻低温接近0℃的情况下完成。此后需要将遗体进一步降温。工作人员使用-60℃的干冰对遗体逐步降温,最终将遗体保存在一个-40℃左右的冰棺当中。至此,遗体冰冻的初步流程完成。 接下来,杜虹的遗体会在冰冻状态下被送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Alcor总部(全球最大的冷冻人体研究机构之一)。遗体头部将被分离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工作人员将按期添加液氮,保证杜虹的头部长期保存。按Alcor科学家的乐观估计,50年后的科学技术也许就能让杜虹解冻头部、再造身体,也就是———复活。 如今,杜虹的遗体已在美国洛杉矶完成了冰冻。张思遥与丈夫鲁辰已前往美国进行了探视。根据美方机构工作人员介绍,杜虹遗体的处理十分成功,在受损很小的情况下,已通过液氮保存在-196℃的环境中。 据《重庆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