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毅 受访者供图 |
辞旧迎新,或许最适合盘点。 在她位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二楼的办公室,光明日报宁波记者站站长曾毅坐在我对面,和我讲述她眼中的“2018宁波精彩”。 曾毅来宁波的时间并不长。2015年5月27日,她从光明日报吉林记者站站长调任宁波站站长。那篇让很多人记忆深刻的《从吉A到浙B》,写的就是她初到宁波三个月的生活感受。一晃,她已经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三年多。她笑称,自己早已经从一个观察者变成了参与者,希望这座城市越变越好。 说起2018年对宁波的感受,她选择了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创造,第二个是温暖。 关于“创造”,有两件事,她印象深刻。 2018年1月2日,宁波出台人才新政,打响了“人才争夺战”;2月23日,春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宁波召开千人大会,部署“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市委书记郑栅洁的激情动员,更有着春雷响、万物长的气势——“宁波干部现在最需要的是‘泼水’、‘点火’、‘加油’。”郑栅洁说,春节前,央媒记者的这句话,让他记忆犹新。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书记口中的这位央媒记者,就是曾毅。 “这是春节前,央媒记者和书记面对面座谈时,我表达的对宁波的期待。泼水,就是要冷静看待自己,找准定位;点火,就是点燃激情,迎头赶上;而加油就需要政策来配套支撑,要讲求策略。”曾毅回忆道。 “两个节日后的两个举动,瞬间就在年初点燃了宁波的激情。接下来部署‘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从人才新政到惠台80条新政,从宁波帮帮宁波到振兴民企,宁波的这一年始终都处在创造中,而这个创造更是与这个时代和国家同频共振、和着改革开放40年的足迹一同走来。”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温暖,这一点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其实,曾毅初到宁波时,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无论是那个顺手帮她紧了紧餐桌的家具店老板,还是那个骑着电瓶车帮她指路的热情老伯,一下子,让她对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了几许好感。 就在一个月前,曾毅晚上回家,照常掏出钥匙开门,却意外发现门把手多了个绒布套。物业还很贴心地留下了一张小卡片,提醒业主天冷了,注意保暖。短短几个字,却犹如冬日暖阳。连着几天,她都没舍得把卡片丢掉。这,或许就是看得见的幸福感吧。 在宁波,这样的温暖,随处可见。 20年匿名捐款的“顺其自然”已经从当年人们口中的奇迹,逐渐演变成身边的寻常慈善。还有“爱心搬运工”周秀芳、温暖宁波人朋友圈的“撑伞女孩”、到派出所捐款的流浪汉、“12分钟四次让座的慈溪男孩”……我从曾毅口中听到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一个个名字成了宁波“温暖”的代言人。 “这一切都表明,温暖是这座城市的主色调,爱和善早已经成为宁波的一种文明基因。” 首席记者 薛曹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