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甬上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1月06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年来宁波市教育系统最大规模招聘会昨举行

近300个编制,引来4000余人竞聘

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4000余名学生参加 通讯员供图

    昨天上午不到9点,宁波大学篮球馆门口就已排起了数百米的长队。当天,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宁波大学承办的宁波教育人才招聘会宁波大学专场在这里举行。

    据悉,本次教育人才招聘会共有22家来自宁波市教育局直属的各学校(单位)和50余家来自宁波市各区教育局直属的各学校(单位)参与,提供了近300个正式编制的就业岗位,是近年来宁波市范围内教育系统最大规模的一次招聘活动。也正因为如此,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共计40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

    □通讯员 郑俊朋 王洪影 金报记者 章萍

    准教师考编不容易

    经常是十里挑一甚至更夸张

    “为了响应宁波市委市政府的号召,面向全国为宁波教育延揽优秀人才,此次招聘会的许多岗位都是面向全国的。”宁波市教育局人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这也是宁波市教育局面向高校毕业生推出的“便民举措”之一。此前的教育系统招聘大都是各单位自行组织,求职者需要在不同的单位来回奔波,如果是应聘各县市区教育单位的岗位,那么更是要花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现在我们把全市的教育单位都集中在一起,毕业生跑一次就可以了,可以免去许多奔波忙碌之苦,也增强了招聘会对于全国优秀教育人才的吸引力。”该相关负责人表示。

    确实如此,记者在现场就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体育学院的求职者。他是宁波人,所以理所当然地回到生源地求职。“但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我现在打算去其他县市区再看看。”这名求职者的志向比较明确,就是考编,家人对他也是这样的期许。

    记者了解到,师范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大部分学生读完大学后都想考编进入教师行列。但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经常是十里挑一,甚至更夸张。

    越来越多北大、清华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

    昨天,在宁波效实中学的招聘摊位前,该校党委书记胡建军正在查看求职者递交上来的简历。“我们一共招聘22个岗位,前面已经举行了4次招聘,录取了6个,目前还有16个岗位空缺,欢迎全国的优秀教育人才来报考。”胡建军说,作为一所连续七届列入“中国百强中学”的名校,效实中学对教师要求非常高,已经录取的6人也是来自全国各地,既有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也有来自宁波大学的研究生和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本科生。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高中学校对于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渴望已经非常明显。大概10年前,研究生进入教育系统还是新闻,但当下高中学校很多都要求研究生。同时,北大、清华的毕业生进入教育系统也已不是稀奇事。今年慈溪中学就引进了两位高材生,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书记朱学庆指出:这样的现象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我们国家已经提出要吸纳更加优秀的人才进入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高中学校。宁波是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对求职者各方面的要求也会相对高一些。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不过,他也指出,作为教师,学历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自身学科素养等也非常重要。

    怎么增加竞争力?专家和招聘单位来支招

    昨天,记者发现,很多学校除了基础学科需要教师外,像创客、3D打印、机器人等学科也有需求。但求职者却寥寥。

    朱学庆认为,这些学科,就目前来说,师范类学校并没有专门培养,是创新型跨学科教育。作为师范生,如果平时对这方面有爱好,其实是可以去尝试探究和模块化发展的,以增强应聘竞争力。

    昨天,对于有志加入宁波教育队伍的大学生,现场用人单位也给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在校期间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可以多参加一些学生组织,进行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尤其是多参加一些高水平竞赛,对于未来参加教师招考会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是师范生,则建议多参加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之类的相关赛事,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