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1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作品出版,有人认为是鼓励写作,也有人觉得是拔苗助长

小学生出书,你是赞成还是反对

吴思瑜与她所出的诗集《流年》 家长供图

    10天时间,甬城两位小学生“作家”先后出书,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本报2018年12月27日、2019年1月6日曾报道)。其中,“宁波六年级小学生出诗文集《流年》”一文经新华社客户端转载,日点击量一下突破了七十万次,更是引来近900条跟帖评论。一时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引起了多方关注及家长羡慕。可随着新闻的发酵,也开始有不同声音传出:给孩子出书是出于鼓励写作,还是拔苗助长?新闻评论员杨朝清就金报文章专门写了“用什么心态看待‘小学生出书’”一文,被新浪热评等十多家媒体转发后,孩子出书再度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当下,孩子出书的现象多吗?各方专家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记者 朱立奇

    调查

    出书可不是件容易事

    儿童出书,其实是近些年一直被讨论的话题。家长支持,家庭经济收入增加,给孩子出一本书,似乎成了件“家常便饭”的事。不过,本报记者通过实地采访和了解,发现想给孩子出本书,其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2018年12月27日,在本报刊发的“宁波六年级小学生出诗文集《流年》”一文中,主人公吴思瑜小朋友,其实从二年级就开始了写作。《流年》收录了278首诗、31篇散文、1篇小说,三百多篇文字作品,可谓是实打实的日常积累。采访中,记者得知吴思瑜能够在六年级出书,与家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母亲是一位摄影师,在吴思瑜还很小的时候就出了两本摄影集,被其视为偶像妈妈;外婆是一位老师,教了一辈子书,吴思瑜小时候写下的点滴文字,都是外婆一张一张收集起来的。而平日里只要有写作的灵感,无论是在外面游玩,还是在饭桌上,吴思瑜都会拿出笔和纸进行创作。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里人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认真鼓励,这就给孩子带来了非常好的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吴思瑜的父母经常推荐她看一些大作家的诗,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读起,再到后来的纳兰性德、白落梅、顾城、海子等等。大师们的作品,给思瑜打开了艺术创作的一扇窗。

    对话

    一颗平常心对待即可

    采访中,吴思瑜妈妈的心态很平和。她认为,诗文集的出版是对孩子喜欢阅读、写作的一种鼓励,无所谓成绩,更不是什么成就。作为家长希望孩子能继续热爱阅读,就足够了。“女儿曾问我,‘妈妈,我什么时候能出书’,我也明确回答,出书,得要有作品,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出书。于是,女儿便不断加强阅读与写作能力,至于出书后带来的一些议论,我们也作好了心理准备。一切都是给孩子一份美好的回忆,至于未来会如何,并没有多作考虑。”吴思瑜妈妈反复强调,关于孩子出书,平常心对待即可。

    吴思瑜就读的鄞州区东湖小学,对于学生出书这件事,给出反应也非常平静。吴思瑜的班主任章婷老师表示,学校的语文课,教授给孩子们都是一样的知识,从没有厚此薄彼。要说有特别之处,就是平时的课堂作文教学上,会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从优秀书籍、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作文的源头活水。在作文教学方法上,告诉孩子们要结合阅读教学展开习作。每周保证一篇写作,草稿本写好后面批,再誊抄到大作文本,并针对性作出评语。教学上一般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阅读品位。“老师们正常教学,鼓励孩子们写作,如果能在小学期间出本书,这是孩子天性的一种发挥,值得鼓励,但也不必太过诧异,仅此而已。”对于自己的学生出书一事,章婷老师的评价,理性客观。

    观点

    旁观者感受

    86岁老人担忧

    孩子过早成熟

    前些日子,本报先后刊发的关于小朋友出书的报道,引来了不少甬城市民的关注。中国有句老话:隔辈亲,亲又亲。小朋友出书不仅是孩子和家长关注的,上了年纪的“奶奶”甚至“太奶奶”辈分的老人们也非常关注。金报忠实读者,现年86岁的孙贤芳老奶奶就给报社打来电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小朋友出书的看法。

    孙奶奶回顾起自己少年时期的情景,由于旧社会重男轻女等封建观念阻挠,考上了学校却没能念成书,感到十分遗憾。她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在的孩子能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的赞叹和感慨。老奶奶感叹道,现在小孩子个个有书读,能读到好书,甚至出书,这是时代的进步,但她话锋一转,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现在的小朋友,平日里的读书压力就不小了,有了闲暇时间最好能够多休息,或者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耍就挺好。出一本书粗略计算,起码要上百篇的作品,这得耗费大量的时间。还有我看到这些出书的小学生,从报道的图片上看,都是很可爱的孩子,希望这些孩子能够继续保持他们的天真无邪,不要过早地‘成熟’。”

    电话里,孙奶奶一直把“年岁太小”,还只是“孩子”挂在嘴边。在她看来,出书是个别现象算正常,也能理解,但更多想表达的还是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享受童年乐趣。

    宁波作家

    孩子出书是好事

    但不可操之过急

    作为宁波知名作家,鄞州区作协副主席徐海蛟在写作之余也会教导一些小朋友写文章、诗歌。在徐海蛟看来,孩子出书跟出版业发达与否,家长们意愿等各种因素有关,应该是共同推动而形成的。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升格当上爸妈,“家长”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曾经的“传统”、“刻板”印象,这些家长对于给孩子出书的态度也很开放。而家庭条件的富裕,也让孩子们出书,变得相对容易和普遍。“前几天,现代金报所关注的王梓烨小朋友出书并获奖的新闻报道,则是一个相对不同的案例。王梓烨的《蓝哈欠和绿哈欠》是经过一些正规机构和权威专家老师鉴定过的,算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作品。我觉得这样的一个作品呈现出来,对孩子的当下,甚至是人生旅程来说都是一个特别好的经历。出书对于小朋友人本人而言,鼓励和鼓舞的作用肯定是巨大的。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出书就是一个梦想,更何况孩子呢?”徐海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采访过程中,徐海蛟也坦言,由于出版行业已经逐渐形成市场,家长给孩子出一本书的确是容易了。如果大家(家长们)纷纷跟风,跑去给自家的孩子出一本书或者自费去出一本书,这并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出书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一件事得来容易就不太珍惜。”徐海蛟希望孩子们能保留一份天真,继续保留对于文字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出版界人士

    小朋友出书不多见

    费用在五万元上下

    关于儿童出书的话题,金报记者先后采访了数位省内外出版界人士。

    宁波本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社主任向记者透露,目前家长给孩子自费出书的现象并不是常态,就他所在的出版社统计,近些年给孩子出书的次数,一年都不一定有一本。“至于费用,那和成年人自行出书费用差不多,一本书在5万元左右,程序上与成年人自费出书也并无二致。根据字数的多少来收费,如诗集、诗歌集会相对便宜些,如果是小说,甚至是长篇小说肯定收费会贵一些。”该出版社主任还透露,与小学生出书相比,他们接到的业务更多的是来自即将毕业的高中学子,“他们出书是希望能够为未来学业之路,打些基础。”

    江西省某出版社负责人夏耀在采访中表示,这些年经他手完成的小朋友出版书籍的次数并不多,频率也不是很高,连“副业”都算不上。大部分都是孩子从小喜欢写作,家长们也愿意给孩子留点回忆,鼓励孩子保持写作热情,然后主动联系出版社出书。“说到底,孩子出书,家长们的态度才最关键。另外,如果孩子的作品比较成熟,获得过一些不错的奖项,那么就可以与出版社谈一谈,进行一些项目上的操作。换而言之,如果全自费,家长起码要准备五万元的经费。”该负责人坦言,其本人作为家长也有过给自家孩子出书的想法,他身边其他家长也有过出书的念头,最后没有成形,一来是经费问题,二来孩子的作品没有达到一定规模,更没有获得比较有认识度的奖项。

    评论

    让孩子真正像个孩子

    让童年真正成为童年

    国内孩子出书的情况如何?2016年4月,山西12岁小男孩写万字武侠小说;2018年5月重庆12岁小学生出书《欣语欣情》回归自己的小学时代;2018年6月东台六年级小学生出版《笔尖上的成长》……记者打开网络搜索,发现近些年关于小学生出书的事例已并不少见,就孩子出书话题的讨论也是争论不休。

    有人赞同,自然也有人反对。不少人认为,并不是所有孩子的作品都值得鼓励和推荐,花钱为孩子的“才华”或虚荣心买单,是拔苗助长,还可能害了孩子。“很多小朋友的文笔都是很嫩的,无法达到出书的基本要求,这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比较急功近利的家长自己代笔,甚至找人代笔替孩子出书,一旦开了这种先河,可就彻底违背初衷了。”家长施鹏飞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此前,吴思瑜出书的报道刊发后,时事评论员杨朝清特地刊发了评论: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与规律,让孩子真正像个孩子,让童年真正成为童年。

    杨朝清不禁发问,知行合一为何这么难?许多时候,家长们并非不懂得快乐成长对于孩子的意义,而是担忧孩子将来在社会流动中“人往低处走”,陷入“出身越差,上的学校越差,将来找的工作越差”的“下沉螺旋”之中;在价值排序中,快乐成长不得不让位于教育竞争。在中国人的人格建构模式里,子女作为父母血脉的延续,承载着一个家庭乃至家族厚重的期望。当这种期望没有得到合适的疏解,不仅会让孩子们不堪重负,也会让家长们紧张、焦虑,让双方都难以过上快乐的生活。面对他人的围观与赞誉,面对唾手可得的名利,家长们拥有笃定的信仰和强大的内心世界,比“小学生出书”更加珍贵。

    愈发多的讨论,愈发多的留言,或许证明了孩子们出书这件事,正在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至于这种现象是好是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