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糕文化节上,打年糕表演 |
|
俞卫国正在炸年糕 |
昨天慈城镇民权路上人山人海,各色创意集市沿路一字排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年糕文化节火热开启。慈城12家优质品牌年糕企业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为游客们献上年味十足的“年糕盛宴”。 而此时集市一角,“灵桥牌”年糕的展位上一对父女正忙着油炸年糕,应对着络绎不绝前来尝鲜的游客。60岁的俞卫国和他25岁的女儿俞红燕正是今天“寻找宁波的年味”系列报道的主人公。 □通讯员 顾筠 杨芝 金报记者 吴丹娜 摄影 记者 李华光 历史 融入宁波文化 但凡是慈城人,大概没有一个不是从小吃着年糕,听着老辈人讲伍子胥与年糕传说长大的。五六岁的俞卫国刚刚记事,父母就告诉了他这个有关年糕的传说,让他印象深刻。 慈城年糕生产历史距今已有上千年。相传伍子胥在慈城作战,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苦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粮食。”伍子胥死后,他的部下被越军包围,城中断粮已饿死不少人,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挖了三尺多深的城墙,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即年糕,结果打了胜仗。原来是当年伍子胥在慈城督造城墙时,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这是小时候,俞卫国和同伴经常会互相说起的故事,他们也常常猜测传说中的年糕当时到底会埋在哪里。 此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好年糕,在除夕当夜以吃年糕来纪念伍子胥。而年糕作为慈城传统年味的代表,带着“步步登高”、“年年高,来年更比去年好”的美好寓意,每年过年吸引着各地的人们来感受年糕的文化魅力,为迎接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年糕文化发展到现在,内涵不断被丰富与衍生。这从昨日举行的年糕文化节中就可以看出,现场除了随处可见的年糕文化,还邀请了不少的文创手艺匠人。集市上,捏糖人、画糖画、做中国结、做虎头鞋。还有宁波现代阿拉乐团演绎原创歌曲《梦回慈城》。 回忆 唤醒童年快乐 看到慈城色白如玉的水磨年糕,你是否想起儿时搡年糕的场面,忆起年糕团入口时清新的米香? 俞卫国的记忆里,就有这么一段。他的记忆中,小时候搡年糕,可不是如今机器冷冰冰地“做”出来的,而是用石臼“搡”出来的。每年11月份水稻成熟,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准备用新米做年糕。做年糕的时节里,镇里的热闹场景堪比过年,“邻居间几乎不关门,方便串门帮忙一起做年糕”。 个把钟头蒸米粉,待水蒸气弥漫整个灶间,米香扑鼻粉蒸熟, “这时,家族里最身强力壮的男子就会用布包裹起热腾腾的年糕粉飞奔至捣臼边,扑的一声响!把熟年糕粉倾倒在捣臼里,然后举起舂米粉的杵,甩开歌喉‘嘿、嘿、嘿’搡起来。等到石臼里的米粉渐渐搡成一团,散发出浓郁的米香味。就会被倒在干净的桌子上,摘一段熟米粉搓成长条形往年糕板上一按,一根美丽的手工年糕就成型了。” 俞卫国说,老人们在做年糕时,还会用印板把年糕压成“五福”“元宝”“金钱”“如意”等,以及做成“玉兔”“鲤鱼”等小动物,寓意吉祥美好,或者以备谢年之用。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通常早就等不及了,“我们都会自带佐料,喜欢吃甜的就会带上一小袋黄糖;喜欢吃咸的则会自带一包榨菜。通常是熟米粉刚搡好,大家就迫不及待伸出手去摘,也顾不上烫不烫,大人会不会骂。裹上喜欢的佐料,趁热就在一边吃起来。刚做好的年糕咬上一口,香、软、糯便在口里迸发。根本不需要煎炒烹炸,此等美味怕是千金也不换吧。” 眷恋 乡愁是一碗年糕汤 从父亲的手里手把手接过做年糕的手艺,俞卫国做了近30年的年糕,从最初的全手工扩大规模到机械化生产。手工年糕的技艺已逐渐被机械生产所替代。现代技术抹去了儿时全镇人一起做年糕的壮观场面和热闹喧嚣,乡亲邻里间的交流也日渐减少。但在俞卫国看来,只要“年糕”两字出现,散发着米香的年糕依然是大家舌尖上的佳品。假使时间走不动了,年糕还留着手工时代的软糯与纯香。那些与年糕相关的人事和温馨依然会在某个午后闪回,离他们很近很亲。 俞卫国的女儿俞红燕是一个地道的90后。她依然记得10岁那一年,父亲俞卫国一早就开始忙碌起来,等年糕做完,大家就会把年糕一根一根叠堆成正方体,再用塑料袋简单装好,“然后我和父亲两个人就会提着年糕走亲访友,把自己手工做的年糕送到长辈家里。对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来说,手工做出来的年糕是表达我们内心真情实感最好的礼物。” 白菜炒年糕、雪菜肉丝年糕,荠菜年糕、烤菜年糕是老百姓吃得最多、最为方便的做法。俞红燕小时候最喜欢蒸年糕然后蘸酱油吃,她认为最简单的吃法能最大程度体现年糕的味道。 许是从小看着、吃着父亲搡出来的年糕长大,她觉得自己不管到哪个城市,乡愁与年味,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年糕汤。因为在外地上的大学,她为此时常惦念家乡味,俞卫国就会用快递的方式给女儿寄年糕,“我会请学校食堂的阿姨加工年糕,然后请同寝室的同学一起吃。在我看来,最能慰藉乡愁的,肯定要数一碗热腾腾的雪菜肉丝年糕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