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甬上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2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善总会的感人故事

他们在节后第一天坚持十几年做同一件事

    本报讯(通讯员 宁慈 记者 贺艳)他叫虞烈芳,自2005年2月16日起,每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都会准时到鄞州区慈善总会,捐出2000元善款。15年来从未间断,累计已捐赠3万元。

    她叫史嘉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坚持春节后到慈溪市慈善总会捐款,坚持了17年,累计捐款1万多元。

    他们,一个已过六旬,一个是研二的学生,年龄相差近四十岁,却因为心存“善”和“爱”选择做同样一件事。昨天,金报记者从宁波市慈善总会了解到几个感人的故事。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捐款

    15年累计3万元

    2月11日,新年后工作第一天。上午8点半刚过,一位六旬老者快步走进鄞州区慈善总会财务室,他就是福明街道江南村书记虞烈芳。自2005年2月16日起,每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他都会准时来区慈善总会,捐出2000元善款,15年来从未间断,累计已捐赠3万元。

    除了每年春节后固定来捐款,虞烈芳还是区第一个小额基金的建立者。2012年初,区慈善总会提出“个人也可建立冠名基金”的思路。相比较于企业冠名基金而言,小额冠名基金起点低,方便灵活。得知信息后,虞烈芳随即带着一万元现金来到总会,建立了鄞州区首个小额冠名基金。此外,在汶川、青海等地遭受灾害后,虞烈芳也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总会捐款。

    从小学生到研究生

    17年累计捐款1万多元

    史嘉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坚持春节后去慈溪市慈善总会捐款,她现在是研二学生,整整坚持了17年。今年由于实习的原因,她不得不早早回到北京,尽管如此,她还是通过微信向慈溪市慈善总会捐款1000元。

    史嘉妮的爸爸妈妈都是非常有爱心的人,尤其是妈妈,一直坚持做公益慈善。耳濡目染,上大学之后,史嘉妮加入了学校里的公益社团,参加了很多支教活动。她感到社会上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她非常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善一些人的生活,所以就开始自发捐款,并且争取每年初七早早地去,做新年后第一个捐款的人。17年以来,史嘉妮捐款已经超过1万多元。

    志愿者不幸脑梗

    其他志愿者伸出援手

    其实,感动远不止于此,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还有很多爱心故事。

    2月11日上午8点多,铁路宁波站蓝精灵志愿者团队两位代表来到宁波市慈善总会,代表团队捐款3380元,帮扶患脑梗的志愿者李家友。

    李家友是宁波市红十字人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从事义工服务多年,仅去年就参加了60多场服务活动,还曾数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春节前,他不幸患上脑梗导致半身瘫痪。李家友的情况经媒体报道后,宁波爱心人士纷纷解囊捐款,不到半个月已募集善款11万多元。

    当天下午,70岁的蔡培勇带着15岁的孙子蔡浩泽走进鄞州区慈善总会。

    原来,今年春节期间,蔡老在和家人聚会时提出年后第一个工作日到鄞州区慈善总会捐款,孙子蔡浩泽听闻立即表示要陪爷爷一起去,也要捐出一份小小的心意来帮助读不起书的小朋友。于是爷爷带着装有1070元善款的信封、孙子带着200元过年压岁钱来捐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