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文娱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2月1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获评2019年“世界最美的书”本报记者专访书籍设计师周晨 听其讲述背后的故事

十年磨一剑 “老行当”焕发新光彩

作者周晨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 受访者供图

    近日,一则从德国莱比锡传来的消息,刷屏了中国的文化圈——2019年“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揭晓,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荣获“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是一本怎么样的书籍,背后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怀揣着许多问题,金报记者采访到了《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设计者,也是书籍选题策划者:周晨。对以上这些问题,周晨耐心给予了回答。 □金报记者 朱立奇

    成书缘于十年前的一次相遇

    “世界最美的书”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办,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代表了当今世界书籍艺术设计的最高荣誉。今年该基金会推选出14部作品荣膺2019“世界最美的书”称号,《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名列其中。

    说起《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周晨回忆道,早在2008年,因为工作原因认识摄影家龚为,后者一直在关注老行当这一专题的拍摄。“我和龚为说,眼界要放开些,不能只局限于泰州一城,要放眼整个江苏省,要将目光投射到每个城市的各行各业。”接下来的近十个年头,团队为收集第一手的材料在江苏省内各处奔波。

    周晨告诉记者,关于书籍的名称《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书名灵感来源于苏州著名作家王稼句编纂的图书《三百六十行图集》。书中通过绘画和文字的形式呈现了有关手艺人和民间行业的内容,其中的“营业写真”和龚为的拍摄内容相契合,也给了团队成员不小的启发。

    “这些从事不同行当的工匠,有许多都是上了年纪,他们中很多人身处的铺子,散落于镇、乡、村的角落。许多地方连手机导航都没法正确告知位置。这些年,我们见到了一个又一个不同行当的匠人,遇见了一些从未见过甚至从未听说过的行当,这些都被我们记录、拍摄,最终收录到《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中。”周晨说,这些匠人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匠心传承着那些老行当。而年轻一代的我们,也应该用心将这些老行当的故事留存下来。

    作品将工匠精神演绎极致

    当《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获奖消息在朋友圈刷屏的时候,一张动图更是在网上走红。图中,这本《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被人拎起来,不停地抖动,抖动中,书屑纸屑洋洋洒洒落了下来,网友们亲切地称呼它为:“土得掉渣”的书。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是讲述老行当的书,它不应该像一本书,而更像是一册历经沧桑的老账本。”周晨反其道而行之,在书本的选材上,大量使用了包装纸。这种原材料均为粗料,色调暗淡、手感粗糙的包装纸,在周晨看来最符合“老行当”的气质,“它与我们所要表现的主题是吻合的,如果用光滑的纸来印,感觉反而不对。”

    选材选定后,在装订的环节,周晨再次反常规,放弃了机械化的装订方式,也没用中国古代文人喜欢的针线订法,而是选择了中国古籍最基本的装订工具——纸钉。所谓“纸钉”也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的装订方式,通过这些藏在皮子下的纸钉将整本书装订完毕。

    从书籍的内容,到印刷的选材,装订的选择,甚至是外框的架构,每一个环节,周晨都是费心耗神,力图做到最好。

    ■周晨眼中的宁波

    书香之城从不缺乏工匠精神

    从老行当说到宁波这座城市,周晨主动提到了慈城。“慈城不仅有名满天下的水磨年糕,还有一个以手工艺为主题的创意产业园区‘天工之城’项目。我还记得一生致力于传扬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中国台湾黄永松大师,曾在慈城办了‘工艺五展’和‘母亲的艺术’两个展览。(记者注:2009年,慈城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两个展览分别挑选几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展览,深受好评。”周晨感慨,“慈城只是宁波下辖一个地区,光是慈城就有那么多的老行当,那么多的匠人,宁波这座城怎么会缺少匠人精神呢?”

    当记者提到“天一阁”,周晨再次接过话题:“我知道,南国书城天一阁,这是中国传统藏书的代表。”在他看来,宁波这座书香之城,充满着工匠精神,一定可以设计出受人尊重的书籍设计——获不获奖,并不是评判的唯一标准。

    “2017年,我设计的《冷冰川墨刻》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今年再次获此殊荣,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世界越来越认可中国传统文化。但我明白,不要一味沉迷于传统,要突破思维禁锢和打破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寻找创新理念,找到新的方向。这样中国的好故事才能被国际专业人士认可,中国的传统才能更好地传扬。”周晨如是说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