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副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3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月二“龙抬头” 宁波老习俗还真不少

    随着正月接近尾声,农历二月的脚步越来越近。打开日历,就可以看到今年的妇女节与农历二月二是同一天。在中国民间,二月二是俗称“龙抬头”的日子,从那天起,大地回暖,冻土解冻,春耕即将全面开始。

    江南鱼米之乡的宁波,在二月二也有着众多的典故和风俗,本期副刊就由青年学者、文史专家周东旭从《敬止录》说开去,讲一讲宁波关于二月二的老习俗。

    □金报记者 朱立奇

    妇女要在当天吃露天米饭

    当我们翻开明末清初甬上学者高宇泰所编写的,现存较早的鄞县方志《敬止录》,里面写到宁波的风俗:二月初二,俗谓之百花娘子生日。但凡家中在当天有女儿出生,邻居家的老奶奶就会笑着祝贺:二月二,好日子啊。

    说到旧俗,昔时二月二的当天,宁波女子要携带米和炊具到郊外,搭简易灶台生火做饭,最好还能去边上田地里割一些蔬菜,菜和饭煮在一起称为“菜煮羹”,俗称:二月二吃露天米饭。生于晚清光绪年间的文人张延章,在其《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写道:“二月百花生日临,妇人十四作停针,风光最好是初二,闺女露天烧点心。”

    《象山县志》也有记录:“二月初二为花朝,妇女集资煮天外饭,杂以菜食之。谓令人聪慧。”风俗都伴随着一些美好的愿望,昔日宁波妇女也是希望吃了这乡间称为“天野羹”的美味后会聪明。在未吃前,先盛一些饭放在或抛在屋瓦上,让麻雀吃,叫麻雀捎信给百花娘子,祈求灵聪。

    每个地方在具体时间上也似有不同,上海周边地区认定二月十二才是花朝节,更有地方以二月十五花朝,并与八月十五的月夕相对,称花朝月夕。宋人吴自牧《梦粱录》里写道:“仲春十五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

    女子在这日要打扮得“美美哒”

    关于花朝的内容,民国《鄞县通志》更是记载详细:“俗谓作百花娘子生日,女郎于是日,以五彩线穿耳,时母为其缠足,亦以是日为始。谓将来儿女长成当如花枝招展”。里面关于打耳洞,裹足等通过损自身肉骨来换取所谓的美丽,已经被确定为陋习,裹脚缠足更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就彻底废止。

    同时期宁波的少女们则会用绸缎、丝线、棉花缝作百花娘子小布人,以祈求聪慧美貎。这一天妇女们停针绣,将绣花绷子供于桌上,祈求安康。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其中可以看到,在封建时代,女子们的爱美之心被压抑,只有在花朝、元宵节等少数日子才能一展美颜。

    各类活动从古延续至今

    在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点石斋画报》中,有一段关于二月二前后,宁波镇海张涧碶(村)及虹桥一带庆祝活动的报道。迎春活动:大旗引导,五色缤纷,鼓、彩阁、高跷,敲锣打鼓与一般赛会差不多。其中有人面涂各种颜色,扮相各异,披上五色绸做成的领衣,颇有特色。

    其实,二月二相关的民俗活动,一直延续至今从未间断。在五龙潭风景区,每年都会举行相关的民俗祭祀活动,如今已经从相对单一的群众活动,发展为颇具规模的“二月二民俗文化节”。每当二月二那天,来自四乡八里的民间队伍就会齐聚一堂,在乡贤的主持下敲锣打鼓,重现传承千年祭龙习俗。除了五龙潭,在宁波横溪等地,也有大规模的舞龙表演,期待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新闻链接

    二月二其实

    与古代天象有关

    关于二月二,北方更流行“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说法,也就是所谓的庆祝龙头节。目的和南方类似,也是希望求雨祈福,希望能够保佑一整年都有好收成。《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因此,北方地区在二月二则有“熏虫”、“炒豆”的风俗活动,有些地区还会给小朋友剃个头发,求平安。

    关于古人为何重视二月二,其实是有科学原理的。中国的先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用以展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说文》中 “(该星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实际上说的是星辰的变化。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最后隐藏的部分也出现了。这就是所谓的“二月二”星宿显现的全过程。

    “北方地区,相对于南方,雨水更少,而水则一直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为了观察何时下雨,更为了能有个好收成,北方地区更重视二月二。”周东旭讲解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