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甬上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3月24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魂归大海”是父亲最后的心愿

宁波第7年举办骨灰撒海活动,34位逝者骨灰融入大海

清明将至,34户家庭参与了宁波第13次海葬,将逝者的可降解骨灰坛与满满的哀思一起缓缓沉入大海通讯员供图

    “再见了爸爸。”“妈妈,一路走好。”……这两天,在舟山普陀山莲花洋海域,哀乐低回、汽笛长鸣,34位逝者的骨灰坛由家属们小心翼翼地放入大海,周身还有花瓣一路簇拥相伴。

    这是宁波市连续7年第13次举行骨灰撒海活动,仪式分3月23日、24日两天举行,跟随家属就有上百人。

    □通讯员 朱韩燕 记者 樊莹

    断离舍 完成父亲最后的心愿

    昨天早上8点,参加海葬的家庭在同泰嘉陵随行工作人员陪伴下,给逝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

    家住海曙的谢女士作为家属代表作了发言,尽管内容简短,但字里行间透露对父亲的深深想念。

    “人都从自然中来,也将要回归到自然中去。我们把亲人骨灰撒向大海,心里多少是不舍得的,但大海的那头是先人魂牵梦萦的天堂,为人子女者替他们圆了心愿,也是应该的。”谢女士朴实的话语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谢女士的父亲是三年前过世的,98岁高龄。省吃俭用了一辈子,老人家走的时候不忘提倡“生态环保”“节约资源”,最后的心愿是希望以海葬的方式永远留在故土。

    这个决定,一度让谢女士很纠结。想让父亲多留在身边一些时候,所以没有马上帮父亲实现心愿。直到去年父亲满100岁,她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再次提起这件事,意识到是时候了。

    “选择这条浪漫的、富有诗意的回归之路,为我们的世界播种一份希望和健康。我想,父亲泉下有知,也会觉得无比荣耀和欣慰吧。”谢女士说。

    她准备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在网上写一篇悼词怀念父亲。百年之后她也希望用同样的方式海葬,陪伴父亲。

    来生缘 感谢宁波给了亡妻机会

    今年的骨灰撒海活动,有五分之一的逝者来自外地,有黑龙江、重庆的,也有江西等地的。

    随行家属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捧骨灰坛,准备送别老伴。老人说,自己和老伴都是江西人,之前常年居住江西,退休后才跟着女儿搬到上海居住。

    “海葬的想法很早之前爱人就提过,帮她回归自然,全家人都挺支持的。”老人告诉记者,老伴走后,为了完成这个遗愿,子女各处打听。一开始想在上海,可是有户籍限制,非上海户口的逝者不能参加海葬。而在宁波,没有这样的限制,这让他们很欣喜。

    因为以前都是出差机会匆匆路过宁波,没有深入了解这个地方。趁着这个机会,和女儿女婿还有外孙头一天坐高铁到宁波,转了一圈。老人这才发现,宁波五乡,竟然就是自己外婆的老家,小时候写信寄送的地址就是这里。

    “缘分啊!”“感谢宁波能给外地户籍人士海葬的机会!”老人连声道,以后有机会要来宁波多走走。

    启动仪式结束,车辆驶往海葬指定码头。船开出后,家属们有的坐、有的站,表情多少有些凝重。一个多小时后,船舶到达位于舟山的莲花洋海域。

    伴着悠扬的音乐声,老人小心地将爱人的骨灰坛,缓缓沉入海中。撒下的鲜花飘落在海面上,随着水流渐行渐远。

    渐从容 海葬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此次海葬由宁波市民政局主办、同泰嘉陵承办、宁波市殡葬协会及宁波永逸殡葬礼仪服务有限公司协办。

    陵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葬时沉入大海的骨灰坛是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入海后几分钟后就能溶化,骨灰也随之净化在海水中,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非常环保,

    “另外,这片指定的海域不允许其他船舶通行,不属于捕捞区域,可以说,逝者在此长眠,与海为伴,是真正的‘入海为安’。”陵园工作人员补充说。

    早在2003年,《宁波市殡葬管理条例》就已出现“树葬”、“花葬”、“海葬”等字眼。只是当时,观望的人多,愿意的人少。但十多年过去,宁波市民对于环保葬的接受度提高。尤其是海葬,仅报名观摩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了几位志愿者。家住余姚的吕阿姨,是在网上看到信息后,自己偷偷跑来报名感受现代海葬。

    “生活中接触这类信息很少,想亲眼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体看起来硬朗的吕阿姨,一点儿不避讳谈死亡。她认为,海葬作为一种文明节俭、自然环保的新式葬法,值得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并接受。

    据统计,自2013年清明以来,每年两届的坚持,迄今为止,全市共322位海葬先行者选择了海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