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享会结束后,著名作家范小青在麦家理想谷II题字留念 诸丹/摄 |
最近,电视剧《都挺好》引爆荧屏,拍摄地苏州同德里也引来众多关注。昨日,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携其新书《灭籍记》来到宁波书城麦家理想谷II。范小青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的童年时光都在同德里度过,新书中的故事也与这片民国老宅有着众多联系。 当“身份”与新晋网红地同德里碰撞,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范小青和宁波读者进行了分享。 □通讯员 胡燕 陈吉 记者 朱立奇 谈家乡 新书故事大多发生在《都挺好》的同德里 范小青从小在苏州长大,毕业于苏州师范学院(现为苏州大学)中文系,1985年初进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先后出版了《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香火》、《我的名字叫王村》等长篇小说20多部,中短篇小说400余篇以及散文随笔等多篇。作品先后荣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有多本作品翻译到国外。 “创作新书的初衷就是想写一个以‘回到苏州老宅’为主题的故事。这座江南水乡的园林之城,有着独特的历史和韵味。我生长在这里,城里的老宅在我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范小青透露,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的拍摄地同德里,就是她小时候住的地方。“昔日同德里的老宅中,走进大多数人家,抬头就是一块颇具书香气息的牌匾,往里走还会有一副从民国延续至今的对联,里面有着教人向上的内容。我在这里生、这里长,同德里承载了我的年少时光。在新书中,读者能看到同德里的一些人、事、物,能感受到苏州老宅中独有的魅力。” 谈“身份” 时代转变会形成缝隙 这是非常好的写作时代 分享会中,范小青讲述了新书中的主要故事脉络。书中主要分为两条线,主人公吴正好就是所谓的“假子真孙”(一种封建时代的陋习),父亲吴永辉是爷爷奶奶领养的,父亲可以称他们为养父养母,但吴正好却不能喊养爷爷养奶奶,得规规矩矩地喊爷爷奶奶。因为一纸祖屋契约的意外出现,无形中改变了主人公的命运,他不得已踏上了寻找父亲的亲生父母郑见桥和叶兰乡的道路。故事的另一面,主人公亲生爷爷的妹妹郑见桃也陷入了身份的泥潭,由于档案的意外丢失,她不得不“借用”各种别人的“身份”,才能艰难地生存下来。更艰难的是,由于嫂子叶兰乡的检举揭发,她不得不背井离乡。当吴正好历经艰难,见到姑奶奶郑见桃的时候,两家人发生了亲情和物质上的纠葛。 整本书都是关于“身份”来展开。 而“身份”这个问题,范小青认为正是时代变化中无法控制的东西。“时代发生转变的时候会形成缝隙。在新旧交替时,旧规则没有被完全打破,新规则也没有完全得到确立,这时候就会产生缝隙。这个缝隙里面就是不可预知的种子,这种种子就是文学的种子,这是非常好的写作时代。”范小青如此总结道。 谈宁波 很期待宁波作家写家乡老宅里的故事 现场有读者提问道,是不是只有身份证才能证明身份的问题时,范小青认真地回答道:“首先,我就想写一写普通中国人的事,一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有点烟火气。另外,如今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除了一张身份证可以解决关于身份的问题,还有档案等其他因素。我希望读者能在书中看到我们普通人,在面对心灵和物质层面的选择时,能面对现实,更能直面自己的内心。” 她也谈到了对于写作的一些感触。“如果说短篇小说,是作家对于突发事件的感触。长篇小说就是人生阅历的积累,久而久之想要动笔讲述这个绵长的故事。另外小说不同于电视剧,不一定要给读者一份大团圆的结局,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或者一个发人深思的结束都是不错的选择。” 分享会前,范小青老师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对于宁波这座城市,她有着很好的印象。“我前些年来过宁波,宁波也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除了天一阁也有很多非常漂亮的老宅,我很期待看到宁波作家写家乡老宅里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