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但自闭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为人知。南京医科大学团队近日发现,果蝇若缺失一类蛋白,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进而出现类似自闭的症状,为人类从消化与免疫系统探索自闭症病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系、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星吟教授课题组从果蝇身上发现,KDM5家族蛋白功能的丧失,会导致果蝇肠屏障功能受损、肠道微生态失调,并出现与同类保持距离、同类发出危险信号时反应迟缓、与同类直接接触频率下降等特征,“这些现象都类似于人类自闭症患者的社交障碍。”她说。 “一直以来,科学界对自闭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寻找遗传因素,以及相应引起的神经发育异常。”刘星吟说,许多自闭症病人通常伴随便秘、腹胀、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症状,与此相吻合,不少研究发现,自闭症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失衡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使用抗生素治疗或喂食植物乳杆菌,能够部分挽救“自闭”果蝇的社交行为、寿命和细胞表型,“因为肠道益生菌可以调节免疫稳态,改善KDM5蛋白缺失的果蝇的社交障碍行为,并延长寿命。” 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微生物学顶级期刊《细胞·宿主和微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