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客偷挖的竹笋。 通讯员供图 |
惊蛰一过,海曙区横街镇竹山里的春笋就开始悄悄地冒尖儿了,横街人都称这些笋为“黄泥拱”。但因随意挖笋引起的纠纷实在是太多了。3月31日,横街派出所民警池福有先后处警三次,每次都是处理挖笋纠纷。昨天,横街所民警根据这些警情,作出相应提醒。□通讯员 徐露 记者 朱琳 三人挖笋被村民逮了个正着 横街作为“竹笋之乡”,一向名声在外,每年清明前后总有不少人专程赶来爬山赏花,“淘”笋晒朋友圈。 不过,很多人只管好玩,上了山便随意乱挖笋,进而与竹农发生争执,从而导致大批量的纠纷警情。 3月31日中午12点半许,今年的第一场挖笋纠纷,在横街产生了。云洲村上兆坑山上有人偷笋,被村民抓住了。 民警池福有得知消息后,驱车半个多小时赶到山里。当他到达时,双方已经僵持住了。 原来,挖笋的三人因当天公司休息,专门开车到横街山上玩。三人一开始也没想着挖笋,可没爬几步,就看到有冒尖的“黄泥拱”,圆圆胖胖的,惹人喜爱。 三人实在经受不住“诱惑”,想着山里也没人,他们便开始一边爬一边挖,也没带什么工具,或是捡根树枝挖,或是直接徒手挖,一会儿下来,也是收获颇丰。 正挖得起劲,结果被看管竹林的村民逮了个正着,三名游客称不知道这是“有主”的笋,村民又称这是“偷”,双方就赔偿问题谈不拢。 民警因挖笋纠纷一天处警三次 民警池福有在处理这类纠纷上也有经验。每年这时候,他经常要往山上跑,村里的竹农,他大多也认识。 他先是好好教育了三名游客,又与竹农一起对这些笋称了重,约二三十斤重。最后,双方各退一步,三名游客以300元的价格将这些笋“买”了下来,解决完这起纠纷,回到派出所时,已经快下午2点了。 不过,他这一天对于挖笋纠纷的处理,才刚刚开始。下午2点50分,盛家村的村民报警,同样说是有人偷笋,池福有再次处警调解,双方以300元的价格了结;傍晚5点10分,朱敏村村民报警称有人偷笋,池福有第三次前往处理,最终双方以500元的价格了结。 ■游玩提醒 切勿对这些有主的山珍“动手” 记者昨天从横街派出所了解到,每年这个时候,对民警来说都是一次大的挑战。仅去年4月,关于挖笋的纠纷警情就多达56起,最高纪录达到一天7起,占一天警情的一半。 除了因游客挖笋而引起的纠纷,野外出游的安全问题也是一大隐患。 2018年,因“春游”“秋游”而迷路的游客求助就有7起,2017年还有竹农因上山挖笋发生意外摔伤事件。 针对这些纠纷及安全问题。近期,横街派出所已经开始增加对竹林附近的巡逻频率和时间,此外,横街所还对笋农发放警民联系卡,如有相关情况,及时联系处理。 眼下,清明临近,从往年经验来看,清明及清明后一周,尤其是周末,是这类警情的高峰期。其中清明小长假,将会有不少市民在扫墓后直接选择出游,横街派出所民警提醒,横街的竹山大部分都是竹农承包的,大家看到这些有主的“山珍”时,切勿随意乱挖,如有兴趣,可提前与竹农联系。 此外,春游或扫墓时,一定要注意野外防火,驾车时也要防“春困”,“驴友”请走正常路,春光虽好,文明和安全还是该放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