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日上午,励海良在车厢中检查电路。通讯员供图 |
清明小长假本是扫墓踏青的日子,但对宁波市公交修理工励海良来说,却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日。担任维修部电工班班长的他,已经连续15年投入清明运输工作了。 □通讯员 姜婕 邵建荣 记者 孔玲 检修车辆,一两个小时仰着头是常态 4月7日上午,在宁波市永安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维修车间,正在一米多深的地沟里忙着修车的励海良说起自己的工作,一脸憨笑。“一双满是油污的手套,一身看不出原色的工作服,就是我的‘标准装备’。” “清明运输是场硬仗,所有参运的公交车至少提早半个月大‘体检’,灯光系统、车载电子设备、底盘、制动系、转向系等都要逐一排查,查漏补缺,坚决不让病车上路。”15年来,虽然励海良已是清运线上的“元老”了,但对于车辆保障工作不敢有一丝懈怠。只要经他手的检修车辆,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在励海良眼里,公交车维修可不是简单地敲敲打打,维修技术需要千锤百炼。整天与油污打交道的他笑言,检修忙起来的时候,一两个小时仰着头是常态,常常连脖子都僵硬了。 15年来的清明节,励海良都是坚守岗位,经他检修的车辆少说也有上千辆。只要一个电话,他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排障,保障清运车辆的安全畅行。而这对他而言,早已习以为常。 清运三天,凌晨2点半到达待命 说起第一次参加清运工作,励海良回忆说,15年前,自打主动报名参加起,自己就再也放不下了。 “清明三天,最早凌晨2点半就要到达待命,下班更是比所有到站车辆晚。”励海良笑着说,尽管如此,每年清明他都全力以赴。担心睡过头,他还特意加了“双重保险”,分别在手机和闹钟上定了起床时间。 在宁波市永安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陈浏华眼里,修理工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维修技术,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而励海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旦公交车突发故障,维修工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故障。”陈浏华说,维修工可以称得上是“幕后英雄”。励海良深知“公交无小事”的道理,这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容不得丁点马虎。为此,他刻苦钻研维修技术,事无巨细。别人攻克不下的难题,他加班加点也要找到问题源头,用一丝不苟的精湛技术,精益求精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大家尊重。 近年来,随着纯电动车的相继投入使用,修理工的维修压力减少了。但每一次换车,对于励海良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励海良常说,“只有抓紧时间掌握新车型的维修知识,才能更好的在清运中当好‘外科医生’的角色。” 默默坚持的责任心赢得了家人支持 不善表达的励海良是个实在人,说起家人的支持,他坦言也有个转变过程。 “连续15年参加清运,自家的清明祭祀都只能提前或者推迟。一开始家人有些不理解,说修理工不只我一个。”励海良告诉记者,但是,他把这份责任看得很重,每年清运都是第一个报名。而他的默默坚持最终也赢得了家人的理解。此后的清明节,家人都会提前几天祭祖,腾出时间留给他。为此,他内心十分感激家人。 “看到清运路上正常运行的公交车,我的视线总要停留几秒钟,就好像注目自己的孩子一样。”励海良说,这一刻,再多的付出都值得,再多的辛苦都是甜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