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甬上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4月0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将更加便捷

不再要求到指定地点或返回参保地认证行动不便的老人可提出上门服务申请

    按照往年做法,从这个月开始,很多退休人员可能会采取各种办法去进行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但在昨天,市人社局发布消息,从今年起我市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更加便捷、高效,不再每年4月至8月规定期限内认证,放宽为每年12月25日前采集各类待遇领取人员信息。

    认证方法也将主要实行信息比对、线上自主认证和线下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新模式,并倡导各类待遇领取人员特别是异地居住人员通过“宁波人社APP”人脸识别自助认证。

    同时,不再要求待遇领取人员到指定地点认证;不再要求待遇领取人员返回参保地认证;不得拒绝主动上门认证的待遇领取人员。

    □通讯员 任社 记者 林伟

    行动不便者可申请上门认证

    哪些人需要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呢?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每年要对以下人员进行资格认证:享受机关(事业)退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享受企业退休(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含享受原老年居民养老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享受被征地养老保障待遇人员;享受职工遗属、工伤供养和精简职工(含部分精简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人员;享受宁波社区综合补贴的省部属企业退休、援外回甬定居人员。

    根据统计,宁波一共有近200万名各类养老保险(障)待遇享受人员。

    各类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特别是异地居住人员,应在每年12月25日前通过“宁波人社APP”或“支付宝”等途径人脸识别技术,开展自助认证或亲友协助认证。对既未自助认证、又无实名验证信息的,由街道(乡镇)、社区(村)和自管组织通过文体活动、走访慰问、帮扶服务、参保登记等形式开展资格认证。

    值得注意的是,对高龄、病残、行动不便的人员,既不会使用“宁波人社APP”自助认证或亲友协助认证,又无实名验证信息的人员,可以提出上门服务申请,由街道(乡镇)、社区(村)基层服务组织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这名负责人说,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由原单位负责,“宁波人社APP”、“支付宝”等人脸识别认证功能尚未对他们开放。

    骗取养老金可追究刑责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养老保险的领取并不是终身制的。根据相关规定,对失去领取待遇资格人员应按要求报告。

    其中,纳入社区管理的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失去领取待遇资格后,其亲属、户籍所在地的街道社区劳动就业保障服务中心和自管小组应在7日内向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报告。

    尚未纳入街道社区管理的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失去领取待遇资格后,其亲属应在3日内向单位报告,单位应在4日内向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报告。居住异地的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失去领取待遇资格后,其亲属应在7日内向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报告。

    此外,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的人员,其被羁押和在监所服刑期间,不发放养老金;保外就医期满或被撤销继续服刑的,从期满或被撤销之月起停止发放基本养老金。

    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和被征地人员去世后,其直系亲属不在规定期限报备,继续领取养老金;职工遗属、精减职工和工伤供养人员去世后,其直系亲属不在规定期限报备,继续领取生活困难补助金等行为均属于违规领取养老待遇。

    需要强调的是,骗取、冒领和重复领取养老待遇应主动退还;对拒不退还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规定移交行政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