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金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4月1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场景化金融扮靓文化金融展

    掏出银行APP,在自助咖啡机上扫码并支付,一杯热乎乎咖啡就到手了。打开银行APP,绑定车牌号,无感支付开通后,车主停车离场时无需做任何动作,道闸会自动升起恭送车主离场。家里装修费用不够,打开APP,选择贷款服务,符合条件轻松申请了一笔大额贷款。在刚刚过去的文博会的文化金融展上,各大银行展示的场景化金融产品让笔者大开眼界,不知不觉,金融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中。

    何谓场景化金融?场景金融通俗的解释是:将冰冷的金融有温度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吃穿住行以及商业的生产经营中。□王巧艳

    消费升级 场景化金融无处不在

    随着消费升级,居民的消费金融需求正不断释放。尤其是承担消费市场主力的年轻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观已然改变。大到买房买车,小到吃穿旅行,年轻的消费者们都愿意借助消费金融的模式来为自己买单。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解决更多客户日常消费支出的燃眉之急,各家银行根据不同场景不断丰富消费贷款品种。有嵌入运动、医疗美容、旅游、教育、出行、购物、家装、休闲、租房等场景的贷款品种,极大满足广大居民买房、买车、装修、旅游、求学、美容、运动等多种消费需求。

    消费金融下沉到场景中,让普惠金融的步子迈得更深远。除了个人消费贷款,在今年文化金融展上,笔者看到各大银行展示很多跟文化产业相关贷款产品。比如北京银行针对不同阶段行业的文化创意类企业提供文创普惠贷、创意设计贷、书香贷等特色子产品服务。工行为租赁演艺、展览、动漫、游戏,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传输、集成和电影放映等相关企业,提供融资租赁、影视通、影视制作项目贷款、组合担保融资等影视业配套金融服务。这些产品让众多小微文创企业有效破解了融资难题,促进相关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而文化产业也为金融创新开辟了广阔天地,获取更多优质潜在客户。

    科技助力 银行布局消费金融场景化

    场景化是消费金融的主要模式和未来趋势,各大银行都在加大场景的深耕。除了贷款领域,银行也在探索其他领域“场景化”应用。借助科技的力量,消费金融也得以覆盖等更多场景,深入服务越来越多的人。

    科技在整个金融体系里面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消费金融发展的影响也颇深,特别是支付领域。比如农业银行与学校合作“智慧校园”项目,建成上线“码上洗”、“码上电”、“码上充”等交易场景,通过电子支付方式,实现学校后勤公司与商户、公司与师生、学院与师生间的各类线上支付业务,帮助解决学生和学校各类缴费及收费需求。”不仅为学生生活带来便捷,学校的管理也变得通畅了。

    还有中国银行针对小微个体商户推出了一款集二维码支付与APP于一体的收款工具——“中银来聚财”。在不改变消费者已经形成的消费习惯前提之下,解决了商家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对账难、手续费高、管理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真正实现了客户付款便捷、商家收款安全、高效的双赢局面,也是顺应场景金融、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的新支付手段,在金融展上获得广泛关注。

    对银行来说,真实消费场景中的资产相对比较优质,资金流向更加透明、精确、可控,优质的获客场景及高度集中的用户聚集,有利于平台以较低成本批量获得较高质量用户,从而降低坏账风险。相信未来,银行在场景化金融布局将更深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