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亲人在新建村团聚 |
宁波到台湾,隔着一道长长的海峡,但绵绵思念却从未减弱。70年来,当年赴台的亲人逐渐老去,越来越多的“寻二代”、“寻三代”在接续这份浓浓的乡愁。 这两天,奉化溪口上演了一出“海峡两岸寻亲记”。从两岸“通邮”到“通航”再到亲人相聚,他们的70年寻亲路几经波折。 □通讯员 卓建青 首席记者 薛曹盛 文/摄 失散多年的台湾姐姐 终于联系上了 “见到大外甥囡了,还和失散多年的台湾姐姐视频通话,我真的很开心,余生知足了!”昨天下午,奉化溪口镇新建村村民唐财菊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言语激动,眼角的泪水清晰可见。 唐财菊今年79岁,奉化新建村村民。这70年来,她没有一天不在思念自己的亲姐姐——远在台湾的唐财月。 1949年,唐财月作为蒋氏亲眷跟随蒋介石来到台湾,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当年,她只有14岁。到了台湾以后,她嫁给了蒋良顺,后者是蒋介石的书记官。 “母亲有三个孩子,弟弟和妹妹都在大陆,我十几岁就去了台湾,一晃就是70年。如果不是腿脚不利索,我早就来了,我一直惦记着家乡,这里是我的根……”电话那头,已88岁的唐财月感慨万千。 “平宏去台湾找了你们两次,就是没找到。这二十多年来,我每天都在担心,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你们。”唐财菊老人口中的平宏,就是自己的儿子,今年52岁。 采访中,唐平宏和记者讲述这段跨越70年的“寻亲记”。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寄去台湾的信件需要从香港中转,一封信起码要寄五六天。那几年,他们一直断断续续保持着书信往来。 受当时通行限制,1986年,他们第一次在香港见面,这是时隔37年后的第一次团圆。在香港街头,姐妹俩抱在一起,泪如雨下。当年的少女早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姐姐,以后我来接你回家。” 1994年,两岸亲人相约在杭州见面。“去香港时,就我母亲一个人。杭州那次,家里去了五六个人,他们也来了好多人。以前出现在信件里的名字总算是和真人对上号了。”那一年,唐平宏陪着父母在杭州小住了几天。席间,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有机会一定要回家乡溪口去看看。 1996年,时隔47年后,唐财月和亲人终于踏上故乡的土地。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早已不是离开时的模样,但乡音无改,一句熟悉的家乡话,瞬间让她红了眼眶。 当时,国内家庭电话已经普及。大家互留号码,平日里经常打电话联络感情。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随时听到亲人的声音,对他们来说,已然是最大的慰藉。 亲情刚续上又断 两次赴台寻亲无果 2000年春节,唐财菊准备打电话问候台湾的亲人,结果电话那头一直无人接听。连着打了好几天,台湾的亲人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杳无音讯。 “怎么一直没有人接?会不会出事了?”每天早晨,唐财菊都习惯性拿起电话。但十几年过去了,那部电话再也没有接通过。想念亲人的时候,她只有拿出以前的老照片,看了又看。 2015年,在母亲提议下,唐平宏跟随溪口亲情团到台湾寻亲。 “我根据以前的通讯地址找过去,发现姨妈家早就搬迁了,改建了一个广场。”唐平宏不死心,挨家挨户打听,逢人就拿出姨妈唐财月的照片。 “这个人我认识,以前就住在我隔壁。”有位老人一眼就认出照片里的人。她说,房屋搬迁以后,他们一家搬去台北忠孝东路那一带,但不知道具体地址。 “我们是从大陆过来探亲的,如果有消息了,麻烦她们给我打个电话。”唐平宏留下手机号码,匆匆赶回宁波。那一次,他从邻居口中得知,2014年姨父蒋良顺就去世了。 这一等,又是两年,还是没有台湾亲人的音讯。 2017年,唐平宏第二次踏上去台湾的行程。这一次,他通过台北市宁波同乡会,寻找蒋良顺的墓。但在公墓来来回回转了好几遍,依旧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 两次台湾寻亲,都无功而返。 台湾亲人来溪口 时隔23年家乡再团聚 “大陆有人来找你们了!”一次偶然的机会,邻居在街头碰到唐财月,给她带去了这个消息。但因为时间久远,当初唐平宏留下的电话号码不知所踪,两岸亲人依旧处于“失联”状态。 唐财月今年80多岁高龄,但一直记得丈夫蒋良顺临终前的嘱托:“有生之年一定要再回溪口看看。我没有机会了,你们一定要找到亲人。”有时候,老人时常在梦中惊醒,想起在家乡的旧时光,醒来早已泪湿枕巾。 前段时间,唐财月的大女儿蒋翠凤刚从加拿大回到台湾,听母亲说起这件事,她提议,“他们来台湾找我们,没找到,现在轮到我们去奉化找他们。” 4月11日,她带着四位家人,从台湾直飞宁波。下了机场,他们叫了辆出租车,直奔溪口新建村。二十多年前熟悉的场景不复存在,昔日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路两边破旧的房屋变成了一排排小洋楼。 看着眼前陌生的一切,蒋翠凤不免有些担心。“家乡变化太大了,还能找得到亲人吗?” 他们下车以后,一路走进村子,逢人打听。 “我们是从台湾过来的,来找亲人。你们认识唐财菊吗?” 新建村村民老唐觉得眼熟,多问了一句:“你们是不是唐平宏家一直在找的台湾亲人?” 他赶紧给唐平宏打电话确认。“你们家的台湾亲戚来了?” “台湾亲戚?在哪里?”唐平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在我们新建村,你快来我家。” 挂断电话,唐平宏即赶过去,老远就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大表姐,是你吗?” “你是平宏吗?总算找到你们了。” “我去台湾两次,都没有找到你们,我妈一直念叨着,以为这辈子见不到你们了……” 最惦记的依旧是家乡味道 相约新年补上“全家福” 大团圆 唐财月有7个女儿,这次一起来溪口的是大女儿蒋翠凤、丈夫章肖栋以及她的儿子、儿媳妇和外孙一行5个人。那天晚上,一家人在酒店吃了顿团圆饭,满满两大桌,有25人。饭桌上,有泪水,更多的是欢笑。 席间,蒋翠凤拿出手机,和远在台湾的母亲视频通话。 “你身体还好吗?我们都想着你呢!” 一张张熟悉的脸,一个个熟悉的声音,老人在那头哽咽了。看着餐桌上的家乡味道,老人打趣,“宁波大黄鱼和溪口千层饼的味道,我惦记了几十年了。等腿脚好了,我一定要来尝一尝。” 蒋翠凤常年住在加拿大,年轻时,时常听母亲说起远在宁波溪口的家乡。 “这里有最新鲜的大黄鱼,有最酥脆的千层饼,还有地道的油焖笋。夏天,这里还有全世界最好吃的水蜜桃。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家乡,这里是我们永远的根。” 历经整整70年,两岸亲人终于再次牵手,这一次,再也不会松开了。“现在通讯发达了,有了手机号码,加了微信,随时随地都可以视频聊天,再也不会失联了。我们约好,春节大家一起来,到时候拍一张完整的‘全家福’。”唐平宏说,两岸亲人团圆的这一刻,他们等得太久太久了。 昨天晚上,蒋翠凤一家踏上了回台湾的航班,行李箱里装的都是满满的家乡味,有溪口千层饼,油焖笋、梅干菜等。带的走的是家乡的味道,带不走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