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的午饭后,项守智和楼位鹏经常相约在公司楼下的星巴克。他俩是同事,也是清华大学汽车系硕士班的同班同学。2016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两个人一起来到了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浙江吉利汽车研究总院。短短3年的时间,吉利汽车研究总院来了10位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且都是90后。目前,吉利汽车研究总院拥有各类研发人员8500多人,包括博士及以上100多人,硕士近2000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人,省千人计划专家6人。 吉利汽车的现象,只是宁波人才建设的一个缩影。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流入宁波的人才,有九成去了民营企业。□通讯员 勇祖轩 记者 林伟 机会多成长快,清华高材生选择民企 1991年出生的项守智是湖北黄石人。他就业时,有多家单位抛来了橄榄枝,有国企,有外资企业,也可以作为选调生回到当地。但项守智最后选择了吉利,“我首先考虑的是自主品牌,吉利是民企汽车行业里的领头羊,会有很多机会。” 楼位鹏则坦言,招聘时,吉利的薪资在同行业中处于平均水平,但他看中了吉利的快速发展,以及个人后期的成长性。“我们也跟一些去其他整车汽车企业的同学、师兄了解过,一般参与研发项目起码要两三年,而我们在吉利仅半年时间,就可参与研发项目。” 同样的理由,让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班的毕业生刘少华放弃做公务员的机会,来到了民营企业。 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没有错,吉利研究总院每年有大量全新的项目,有与海外机构合资合作的机会,这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自己带项目,成了能独当一面的青年人才生力军。 大雁培养体系打造“人才森林” “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核心技术的竞争,核心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吉利汽车研究总院人力资源部部长董大伟表示,近几年,吉利汽车研究总院“求贤若渴”,不仅挖来了宾利、奥迪的设计师,也大力招聘国内外的应届毕业生。 “国内、国际优秀人才是我们的大樟树,内生型人才是我们的小树苗。”董大伟说,吉利的人才兴企战略是一个培养内生型人才与引进国内、国际优秀人才并重的策略,大樟树+小树苗形成了吉利的“人才森林”。 进入吉利汽车研究总院后,吉利会对“小树苗”进行2-3个月的集训,然后进行1年半的导师在岗辅导,接下去再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经过吉利的大雁培养体系,这些“小树苗”也慢慢成长为了枝繁叶茂的大樟树。 目前,吉利汽车研究总院拥有各类人才8500多人。截至2018年,该院共获得专利6800余项,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流入宁波的人才有九成去了民企 宁波民营企业良好的事业发展平台、人才培养体系,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聚集。此外,政府、企业联手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去年一年就引进建设了1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据统计,宁波目前拥有民营企业30多万家,2018年宁波人才净流入率达10.08%,高居全国城市第二位,其中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首位。去年流入宁波的人才中,有九成去了民营企业,51.5%进入了机械制造行业。这与宁波经济结构与产业优势高度吻合,充分体现了宁波通过精准引才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鲜明导向。 明天,宁波首个人才日将盛大启幕,其间会举办一系列活动,来进一步促进人才与宁波民营企业精准联姻,更好激发产智融合的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