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医院纠纷,从医患纠纷转化为医生与警察执法的纠纷,俨然演变成了执法如何“尊医重卫”以及医生如何尊重执法权威的话题。 事件后,双方坦诚公布并反思,最终握手言和,也是双向的理解与敬重。 然而,事件只是止于“医警言和”并不是反思终点。换言之,类似个案只是特例,而引起的医患纠纷却带有普遍性,事件背后根本指向,还是患者就医等候的时长与医生看病病人多之间的矛盾。 看一个病,从上午10点等到下午3点多还轮不上的现象在很多大医院很普遍,这也只是候医的过程,还不包括看病约号、看病出行中种种耗时费力,看病难再加上病患的身心痛楚,都会带来看病过程心理焦虑的堆积,诱发一些过当行为的发生。同时,此案中的赵医生,每天面对看不完的患者,甚至自觉地选择加号和加班,在许多大医院的医生中也相当普遍,他们的工作强度与压力并不小,在身心疲累之下,处诊过程完全排除情绪化的影响,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从长远来看,需要提高医疗资源特别是医生人均的拥有量,让看病不再难、处诊不再多。然而,短期内是无法有效解决这样的结构性矛盾,这也要求医疗机构在患者就诊服务与医生医疗服务方面,有更多更精细的制度与机制来疏导和分流,而不只把医疗简单看作是医患之间的事。比如,看病约号完全可以精准到具体时段,并准确告之患者,避免盲目候诊,引导患者建立更理性而清晰的心理预期;又比如,对就医秩序的管理更宜交给专业人员负责,同时,他们还负责等候病人就诊方面的沟通,如向患者介绍需要准备的资料、需要注意的事项,可能要接受的检查等等,既把医生从这些管理事项中解放出来,排除干扰,也对患者候诊过程中实施服务性的干预,消除患者的焦虑和可能滋生的被忽视感。 木须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