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梁与张少策合影。通讯员供图 |
今年92岁高龄的张少策,是宁波地区家喻户晓的评话艺术家,被甬艺爱好者称为“活武松”。五一假期前,一位特殊的粉丝从美国赶来见到偶像,并和张老先生畅谈3个小时。 □通讯员 赵立年 记者 朱立奇 一家三代都是张老的“粉丝” 这位80后粉丝叫谢梁,出生在北仑小港,爷爷、父亲和他本人都喜欢宁波曲艺,尤其都爱听张少策先生的宁波评话。从儿时有记忆开始,家里一直放着宁波评话,长辈们时不时会跟着唱上几句。张少策擅长的曲目,如《水浒》、《岳传》、《杨家将》、《隋唐演义》、《宁波王瑞伯》,谢梁都有听过。尤其是《武松打虎》片段,家里更是人人会唱。 2006年,谢梁因工作需要前往美国生活,思乡之情就寄托于宁波评话。“每每听到张少策先生原汁原味演绎的宁波评话,总就能感受家乡的温暖。” 近些年,谢梁开始拓展国内业务,平日里宁波-美国两头飞。忙碌的工作之余,回到家乡见一见张老先生的想法日益强烈。 今年4月,谢梁与宁波市曲协取得联系,表达了自己想见张少策先生的迫切愿望。4月27日,谢梁终于见到了偶像张少策老先生。 “我爷爷临终前一直念叨着,想要见一面张少策先生,这次来宁波,就是带着爷爷的遗愿,带着全家人的期盼来的。如今心愿完成,真的太高兴了。”与张老面对面聊起宁波评话,谢梁激动不已。 “我要把这么好的艺术带去美国” 张少策老先生,今年已92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当他听说谢梁一家三代都是宁波评话的爱好者,这次是漂洋过海来看他,老先生非常高兴。 张少策老人分享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登台的经历:登台那一年我刚18岁,演出时间是晚上六点半,台下200多号观众坐得满满当当。当我用爷爷祖传的的醒木连拍了3下桌子,开口先是一首定场的唐诗。接下去讲了些什么,我自己都忘了。“没出5天,茶楼里的听众几乎走光了。现在想来应该算是失败的出演吧。” “年轻人,要勇于开口,要勇于表现自己,失败并不可怕。”老先生说得认真,年轻人听得仔细。 两人聊着宁波评话,谈着演出经历,说着艺术传承,一眨眼3个小时过去了。告别之际,市曲协相关负责人为谢梁送上了张少策先生长篇评话《武松》的影像资料。捧着这套珍贵的影像资料,握着老先生的手,谢梁久久不愿离去。 “我要把这么好的艺术带去美国,给大洋彼岸的人听一听,我们宁波人的经典艺术。”谢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