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吞并”矮星系 有了新证据 一颗“低调”隐身于银河系外围的恒星,真实身份刚被揭晓:它是来自近邻矮星系、携带“重金”投奔银河系的“外来移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牵头的一个研究团队近日揭示了这类稀有恒星的起源,成果于北京时间4月30日由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刚介绍,在这颗距离地球约2.2万光年的恒星中,银、铕、金、铀等重元素含量非常高。依托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提供的海量光谱数据,以及与日本国立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合作,研究团队发现了这颗特殊恒星并确定其元素含量,经对比发现,该恒星的化学成分与矮星系恒星高度吻合,明显不同于银河系的晕族恒星。 “研究表明,这颗恒星来自被银河系瓦解的矮星系。”赵刚说,这颗恒星的发现和“身世”揭秘,为银河系“吞并”矮星系提供了确切可靠的化学证据,将加深人类对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认识。 阿波菲斯小行星 撞击地球的概率降低 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4月29日说,一颗名为阿波菲斯、直径340米的小行星10年后将以与地球最近3.1万公里的距离“擦肩而过”。目前测算表明,阿波菲斯撞击地球的可能性非常小,未来几十年的发生概率不到十万分之一。 阿波菲斯最初发现于2004年6月,一开始的轨道测算曾显示它在2029年撞地球的概率高达2.7%。据喷气推进实验室介绍,2029年4月13日,阿波菲斯将首先在南半球夜空出现,先后飞越澳大利亚、印度洋、赤道、非洲,最后越过大西洋,这将是它与地球最接近的地方。 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研究中心天文学家达维德·法尔诺基亚认为,与地球的近距离“邂逅”会改变阿波菲斯的轨道,也可能改变这颗小行星旋转的方式,有可能导致一些表面变化,如小山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