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老人郑君伦曾驻守天一阁

怀敬重之心 守护书香之城千年文脉

郑君伦收藏的部分纪念勋章。

回忆起当年场景,郑君伦不时开怀一笑。

解放时的天一阁(天一阁博物馆供图)

    本报刊登全城寻人的“号外”后,来自全市各县市区,不同年龄,与宁波解放有过“交集”的市民以不同的方式与报社取得联系。有的表达关注,有的提供线索,有的想要讲述发生在长辈们身上有关宁波解放的那些事。一些因工作等原因不在家乡生活的宁波人,也通过热线和微信等方式,为我们提供线索。

    今天起,本报将全面推出“红色记忆:见证东方港城与共和国的新生”系列报道。

    他14岁就参加革命;他是少数在世的鲁南铁道大队(铁道游击队)队员之一;他是电影《铁道游击队》里的刘洪大队长原型之一刘金山的警卫员;他与战友们护送过刘少奇、陈毅等多位首长安全转移;从抗战到解放战争,他说自己参加过的战斗超过120多次。他是活着的传奇,他就是家住海曙孝闻街,今年94岁高龄的革命战士郑君伦。

    在宁波解放70周年之际,记者登门拜访,听红色老人郑君伦讲述宁波解放时,他与战友们奉命保护天一阁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和细节。

    □通讯员 傅立宪 记者 朱立奇 摄影记者 张培坚

    宁波解放第二天 奉命保护天一阁

    1949年5月25日凌晨,宁波解放。

    26日上午9时,时任22军66师师部特务连连长的郑君伦带领196团3营3排3班13名战士奔赴天一阁,执行守护任务。

    “当我和战士们走进天一阁,一眼就看到大门内靠墙小亭子的石凳上,坐着一个四十岁年纪的中年人,正一面喝着老酒,一面啃着鸡腿。他见到我们来了,似乎一点都不意外,起身连声说道:欢迎,欢迎,我晓得解放军肯定会来这里。然后,这位中年人作了自我介绍,他叫范鹿其,是天一阁主人范钦第十三世孙。”说到这里,记者告诉郑老,范鹿其出生于1894年,当时已经55岁了。郑老听完,一面点头一面说:那他看上去比实际年纪年轻不少。

    在范鹿其陪同下,郑君伦在天一阁院内巡视了一番,并登上藏书楼。

    “楼上的大柜子里,全部都是藏书啊,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书,非常震撼。其中还挂着一幅穿红袍的祖先像,想来就是范钦本人的画像吧。”那次登天一阁的经过,虽已经过去70年,但各种细节,郑君伦仍记忆犹新。

    从楼上下来后,郑君伦与范鹿其商议,这一班战士该如何保护天一阁。

    范鹿其告诉郑君伦:天一阁数百年来都有规矩。院子内不能住人,不能吸烟,不能生火做饭,更不能翻动书籍。听完范鹿其的四“不”规定,郑君伦和战士们表示遵守规定。

    经商议,全班战士暂时住在外头西面两间小屋内。“商议完毕,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我们从西门外买来稻草,将稻草排铺到地上,打地铺用。战士们生火做饭,全部在院子外,没有任务不得随意进出和走动。”在郑君伦安排下,守护天一阁的任务迅速安排妥当。

    夜里住在天一阁 还和范钦后代成了朋友

    在接下来的保卫工作中,郑君伦和战友们实行24小时值守制,两人一岗,一人在大门放哨,另一人在院里巡逻。“我向战士们宣布了三项任务,也是三项纪律:一要防盗防火,院内建筑和书籍不能有丝毫损坏;二是要搞好军民关系,遵守范家祖训家规,禁止外来人员入阁,如有前来参观的要婉言拒绝;三则要搞好清洁卫生。战士们都严格遵守了这三项纪律,出色地完成了守护任务。”

    彼时的宁波,刚刚解放,晚上没有路灯,解放军战士们就在黑夜中站岗、巡逻。时不时还有冷枪在院子外面打响,气氛很紧张。

    为了保护好天一阁,3班的班长、指导员轮班进行检查。更大的困难,则来自生活环境。“那会是五月底了,春夏之交,雨水很多,我们的战士大多是来自沂蒙革命老区的山东娃子,不习惯湿润气候。更可怕的是,晚上打地铺睡觉的时候,有蚊子在耳边‘嗡嗡’徘徊,还有蛇呲溜一声爬行而过,一些士兵吓得脸都绿了。”但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战士们的保卫工作没有一丝懈怠,圆满完成了值守任务。

    任务是紧张的,但期间也有轻松的事发生。

    郑君伦与范鹿其熟络了,双方交流也频繁起来。“有一日,范鹿其指着先祖范钦的画像问我,你们看看我的鼻子像不像老祖宗?”说起这个小故事,郑君伦本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6月9日,宁波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天一阁,在尊经阁内设古物陈列所,范鹿其任主任并负责兼管天一阁。随着文教部的接管,郑君伦和他的战友们结束了保护任务,离开天一阁。

    “这十多天驻防天一阁任务期间,我们的战士,(遵守规矩)说到做到,秋毫无犯,既没让任何一本古籍受到损坏,更保证了天一阁的绝对安全,我和战友们做到了。”回忆起驻守天一阁的那段时光,郑君伦语气中透着自豪。

    参与宁波建设 如今已成宁波人

    除了驻守天一阁,郑君伦还参与了解放后重建宁波的大量工作。

    “周边山区有很多土匪,市区内又有国民党残留特务,他们想尽办法搞破坏。这些敌人的存在,使得宁波人心惶惶,社会环境很不稳定。”为了稳定群众生活,安定社会秩序,宁波军管会任命郑君伦为宁波市公安大队大队长,主抓社会治安。

    郑君伦一边说着,一边给记者展示了当时所佩戴的肩章,0001的编号颇为醒目。在担任宁波市公安大队大队长一职后,郑君伦带领公安战士,打击土匪活动、抓捕各类违法乱纪人员,还带领宣传人员上街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多管齐下,有力地改善了宁波社会环境,城市的重建也逐步进入正轨。

    宁波市民的生活恢复到正常,重建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展开。郑君伦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以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部队可以把他调回山东,这样他就能回到家乡,“也算革命成功,告老还乡吧”。可调令一直都没下达,郑君伦又先后担任了宁波市交通局局长,市口岸办主任等职务,在新的岗位上,郑君伦又继续为人民服务。

    “就这样,我在宁波一待就是大半辈子啊,时间越久,对宁波的感情也越深,到最后,再也不想离开这里了。宁波就成了我第二个故乡了。”

    采访最后,郑君伦再次把话题回到“天一阁”。

    老人告诉记者,70年前由于驻守天一阁的任务,他有幸登楼看到过阁内藏书。去年天一阁、月湖景区升级成为5A级景区的新闻,他也关注到了。老人说,看到那条消息时,他为天一阁,为宁波这座书香之城得到认可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十多天的驻防天一阁任务期间,我们的战士,(遵守规矩)说到做到,秋毫无犯,既没让任何一本古籍受到损坏,更保证了天一阁的绝对安全,我和战友们做到了。”

    ——宁波解放时守护天一阁的郑君伦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