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说名校博士 不能到中学教书?

    ■百姓话语

    近日,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学发布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名单显示,深圳中学新聘的35名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以清华北大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为主,还有国外顶级大学的博士毕业生。(5月19日《深圳晚报》)

    这份堪比一些大学人才引进计划的名单一经发布即引发热议,是名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了,还是某些中学招聘教师的要求太高了?有这样想法也属正常。

    有人认为,“名校博士到中学教书”呈现的是就业困难现实。要不然,如此高的学历,何以到一所中学教书?甚至有人“引经据典”,将既往“高学历低就业”的例子拿出来说事:比如,名校学生卖猪肉。比如,大学生当掏粪工。比如,博士生当城管队员。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的前行,大学生就业的路子越来越宽广。“高学历低就业”其实是就业观念转变的佐证。这说明人们在选择就业途径的时候,已经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不是只有“好的岗位”才有“好的未来”,不是“好的未来”都由“好的岗位”成就的。

    “名校博士到中学教书”恰恰说明任何岗位都是有吸引力的,而这样的吸引力之下的就业观念变革才是最珍贵的。有句老话说得多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只要我们是“仙”是“龙”,即便是在小山上,即便是在浅水中,一样能成就美好的未来。

    还有人说,“名校博士到中学教书”是最大人才浪费。这么高学历的人,就放在中学教书匠的位置上,多少才华不能施展,多少知识没有用处?这依然是陈旧的思想观念导致的认知偏差。事实上,近年来深圳中小学招聘师资的门槛普遍在提高,而放眼全国,不断提高教师任教门槛,扩大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已然成为中小学的一大趋势。

    这说明今日教育已经今非昔比了。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美好的未来。教育事业要提升,说到底人才是关键,中小学是“打底子”的时候,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一定要牢靠,因此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要让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教师工作。

    再说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从基层做起,从基层开始,也是最好的历练和锤炼。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名校博士当教师”。名校博士到中学教书,小水塘也能出蛟龙。郝冬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