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女士一天接到10多个促销电话,均与自己装修房屋有关,她怀疑是在当地某个家具卖场购买家具后被人泄露信息。此后,她不断接到各种家装、家具推销电话,打电话的业务人员说是以每条0.5元的价格买来这些信息。(6月24日《武汉晚报》) 不管是买房、买车还是买家具,几天之后就接到大量同类或不同类商家的推销电话,这种事情很多市民都碰到过。但自己的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多数人并不知情。随着媒体调查采访的深入,一种叫做“行业互助”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途径,逐渐浮出水面。 所谓“行业互助”,就是一些商户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业潜规则:A商户有了一个新客户,在确定A客户不会再采购自家商品后,就把客户信息或卖或送给相熟的合作伙伴B、C、D等商户。同理,B、C等商户遇到这样的客户,也会把信息反馈给A、D等同行。这就是同行之间小范围的所谓“行业互助”。 表面看,这是商家之间的一种互惠互利措施,但显然是以牺牲客户个人隐私信息为代价的。如果客户真的需要某种商品完全可以自己去买,而不是非要忍受商家没有节制的电话轰炸、信息骚扰。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这样的“行业互助”已经成为一种行业潜规则。 由此可见,在很多行业内部存在的所谓“行业互助”,实际上已成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代名词,也是遮羞布。商家从中觅得商机赚了钱,但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却不堪其扰,苦不堪言。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财产信息(房产信息属于此列)等敏感信息50条以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交易信息等重要信息500条以上,或者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即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执法部门对“行业互助”这种行业潜规则要给予足够重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范和打击举措,让公民个人信息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苑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