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垃圾分类四色甬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7月0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倒垃圾”成为宁波人近期讨论的热点

“小蜜蜂”志愿者“飞”入百姓家

有95%的成员是小区垃圾分类示范户

志愿者在桶边认真督导 受访者供图

    晚上6点,江北区文教街道大闸小区9幢楼下的垃圾集中投放点热闹非凡,小区居民在完成垃圾分类“签到打卡”后,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留下来和一群身穿制服的“小蜜蜂”志愿者分享心得,氛围其乐融融。

    他们是在做什么呢?经过几年的推广,目前该社区探索出一套垃圾分类居民自治共治的模式,吸引了大批居民关注加入,现在团队中有95%的成员是小区垃圾分类示范户。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王思远 张昊桦

    “花名册”定时记录垃圾和签到情况

    晚上一到时间,大闸社区小蜜蜂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张秀玉准时来到垃圾桶边,拿出四五本“花名册”,等待前来扔垃圾的居民签到。

    本子上记载的都是社区垃圾分类的示范户,这些示范户每晚6点到7点之间都会集中来扔垃圾,每一袋厨余垃圾都会被仔细检查,而他们的垃圾分类准确率也做到了100%。

    “从30多个示范户到现在236个,我每回翻阅‘花名册’时,内心都不由得有一种自豪感。”张秀玉说道,“小蜜蜂”通过“学—做—教”模式,发挥“邻里帮带”作用,越来越多的居民理解、支持和参与垃圾分类。

    这套居民自治共治模式早在2017年5月就出现了,为了更好地将小区垃圾分类做到位,由所在的社区党委牵头,“小蜜蜂志愿者协会”率先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示范和桶边督导。

    大闸社区党委书记曹晓艳说,这个志愿队伍实际是由社区党员、热心居民组成的“邻里互助”社会组织,成员分布在大闸小区和锦绣江花小区,共有志愿者百余人,其中40%的志愿者是党员。

    为了做好榜样示范,他们精心策划垃圾分类主题团建活动、定期进行四色桶模拟分类考试、签订垃圾分类责任状、设立分类达人先锋榜等举措。目前,团队中有95%的成员是小区垃圾分类示范户。

    志愿者轮班在桶边分类督导风雨无阻

    张秀玉说,为了让小区的居民更好地适应垃圾分类并自主接受,小蜜蜂志愿者自发轮班在桶边开展分类督导,风雨无阻,节假日无休。

    “别人觉得垃圾分类是添麻烦的事,我们就做得很开心。每天晚上的垃圾分类‘打卡’就是一场邻里活动。”小区居民张阿姨笑着说,在“小蜜蜂”的引领下,“下楼扔垃圾”这件小事已经成为促进小区邻里关系的纽带。

    前阵子天气热,有一位“示范户”老婆婆担心自家的厨余垃圾发臭,怕熏到志愿者和小区保洁人员,于是把厨余垃圾套袋,放入冰箱,等到了晚上“聚会”再拿出去扔。这一举动感动了小区的许多人。

    据悉,为更好地监督和指导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大闸社区在每个季度都会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入户指导,严格做到每户人家都“打卡”。社区党委书记曹晓艳表示,下一步,社区还将携手物业和第三方机构,大力发动在职党员力量,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实现精准入户指导垃圾分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